第48章 参军入伍(2/3)

荫妻封子?这些兵丁也太自不量力了,一个武夫什么荫妻封子,自己苦读半辈子书还不能养家糊,这秀才一听就是火大,当即搬出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谚语。

几个兵丁脸色大变,杨成强压住内心怒火说道:“秦朝建立二十爵位制,只要战场杀敌立功的,哪怕是仆出身也给予封赏,奖励土地。

我蓬州兵为地方里兵,不能什么其他大的封赏,但大可是为兄弟们着想。

只要考核合格的,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间每天4文铜钱,试用期合格每天5文铜钱。大家想想,乡下普通学徒一天也不过3-4文铜钱,大师傅也不过4-6文铜钱。

战场立功除了正常奖励之外,受伤或者年老退役的,大也为大家谋划好的去处?”

秦汉以降军队退役的,很少有什么补助,如此常常散兵游勇为祸地方,现在听到立功将士有奖赏,大家感到怪连声追问。

看大家一个个急切的样子,杨成连番解释,只要战场立下二等功,或者到中队长职务退役的,官府优先培训退役后可在地方做公差,好的甚至做都

听到县里王班过去不过是一个中队长,集市上张老爹(对公差尊称)不过是一介普通兵丁,这可是大家想都不敢想光宗耀祖的好差事(武大郎也常向大家夸耀其弟弟武松为衙门班),现在听到一切都不太遥远,集市上众多小伙子跃跃欲试可想而知。、、

想到每天起早贪黑拼死拼活的也赚不到几文钱,王皋不顾兄长阻扰放下卖竹子活计来到报名处。

大家排成一排先登记,一个戴着盔,穿着棉甲,腰上着一把大刀的汉子轻言细语的询问姓名,年龄,住址,家况。

过去朝廷多为卫所兵,大明承平两百余年,经济上受到官府、卫所双层剥削,一个个需要自备器械铠甲,在经济上比普通农户还不如。

自洪武末年开始,不忍受政治上、经济上歧视剥削,各地卫所军户不断逃亡,各地大小百总千总什么的为了补齐数,常常抓一些地痞无赖流氓充数,严重损坏卫所兵战斗力,也影响卫所兵形象。

与那些猥琐卫所兵不同,这几个兵丁完全不一样,可以说铠甲鲜明。盔、刀梢等铁器虽然也非常陈旧,但擦拭得闪闪发光。

身上棉甲,衣服也洗得净净,可不像乡下穷苦烂烂的,有的棉絮飘起。

除了这些表现之外,更让感到惊讶的是一个个显得威风凛凛,做事有板有眼,让感到力量。

边问边蘸着毛笔书写,只见对方行云流水,比村里端公(巫师)都快,一些啧啧称,有的汉子连声追问:“哥子,你,你能说会写的,大概是秀才吧,你这样物怎么也来当这大兵?”

汉子浅浅一笑,看着大家连连摇,一板一眼回答道:“我这个算什么?我们大才是真正物呢。

我们大十六岁中秀才,十七岁参加省城乡试中得副榜成为贡生,十九岁大败土子先后成为乡长、典吏、推官、千总。

大家好好,跟着大建功立业。”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堂堂贡生来训练大兵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大家一听连连称。

前面刘三一个劲夸耀自己武功,声言无论如何也要成为里兵,将来好成为衙门公差。

刘三自信满满,但考核让大跌眼睛,最先考体力,就是各背着五十斤重物爬山对面山上,来回五趟,不得含糊。

王皋自小到山捡狗粪,长大后每下农地活,现在可以说熟门熟路,在众叫喊声中慢慢将大家甩开,到最后居然夺得筹。

接下来就是考核臂力,大家举石像,刘三自小苦练,现在当然手到擒来。

王皋苦力出生,虽然有的是蛮力气但方法不当,只是勉强过关。

看着五大三粗模样憨厚的王皋,杨成摇道:“大个子,我以为你力气蛮大,怎么这石像如此吃力?”

王皋苦笑道:“将军,我们穷苦家从小下地活,从来没有举过石像,真的是有劲使不出来。

将军,要不考核别的,我力气绝对不会输给别?”

刘三一听连声出言相讽,杨成也想考核考核,如此让各搬来半车木柴给两劈,比试下来王皋劈了半车,而刘三不过两三根而已。

当场考核下来,在三十名报名者中,王皋名列第一,而练武出身的刘三不过名列第十名而已。

王皋本来以为会当场录用,谁知道要地方出保,这可让兄长连声埋怨,这世道怎么如此暗黑,弟弟参军考核第一,两弟兄在集上有面子出风的事大丧风景。

或者看出众迟疑,杨成当众一一解释。

大家老百姓出生,最痛恨的官兵如匪,劫掠百姓,地方出保就是要剔除那些在地方为虎作伥欺压普通老百姓的。

除此之外就是对家属奖励,未来在战场英勇捐躯的,其应用封赏抚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