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拉拢(3/3)
每个兵丁,都要
担保,每年家里可减少一
丁赋,补助5斗粮食。
你看看,这些可比其他募兵高了很多,这些都不说,毕竟这些钱财大多数进了士兵手里。
除了这些,每个营每月还有50两白银的办公费,由营长与帮办自由支配,每月由帮办整理向内部通报,杨麟每季度查账一次。
大
,现在连
战
,各部军饷短缺,你看看杨麟这个
,将民脂民膏用来
什么啊?”
钱邦芑想了想,摇
道:“带兵之道,老夫是外行,不过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杨麟如此做,我们也很难怪罪他啊。”
史谨宸点了点
,说道:“大
,话虽如此,但杨麟毕竟年轻,我们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依老夫观察,这个杨麟毕竟是副榜举
出身,为
还算忠义,但就是刚愎自负,若我们不好好规劝,将来定然为祸甚
啊。
现在是仗,按理说重赏将士没什么,但除了重赏军队之外,杨麟更是对衙门衙役颇为优厚。
衙役正俸是6两6钱银子一年,这个朝廷早有规定,现在杨麟美其名曰考成法,规范衙门收费,将这些收费所得全部奖赏给衙役。
这还是明面上的,收
最高的捕快,每年能拿到四十余两纹银,收
最低的牢狱衙役,每年收获也超过二十余两。
还有,各房书办,各乡乡长,每年都有四五十两纹银,这明显违背大明祖制啊。
还有,知县朝廷规制每年俸禄为108担粮食,杨麟除了给这样多粮食之外,每
每年还有100两纹银的办公费,还有100两纹银的考成费用,简单一改变,知县每年开销足足增加了三倍多,每年能够拿两百五十两银子啊。
知县如此,县丞、主薄什么的也是如此啊,县丞、主薄每年办公费有50两纹银,考成费有50余两,如此下来,也增加了两倍多啊。
大
,杨麟年轻气盛,老夫劝诫他又不听,动不动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大
,要知道这是违背祖制啊。”
一句违背祖制,钱邦芑脸色非常难看,长叹一声,表示自己将来要找杨麟好好谈谈这事。
看到终于有结果,史谨宸起身告辞,望着远去的背影,钱邦芑长叹道:“老夫观杨麟这个
不是什么坏
,但年少气盛啊,年少轻狂,根本不知道其中厉害关系啊。
自大明建立以来,官员俸禄早有定例,杨麟胆大妄为居然改变祖制,这,这实在匪夷所思了啊。”
范文光站起来,来回渡了几步,停下来说道:“钱御史啊,这义勇军,这顺庆府与其他地方不同,与我大明其他统治区域完全隔绝。
这义勇军乃杨麟一手建立的,毫无疑问只听杨麟一个
号令的。
这顺庆府为义勇军所光复的,大小官员都是杨麟一
任命的。
这次我们奉四省总督王应熊王大
之命来到义勇军,就是让杨麟率领所部顺流而下攻打重庆府,就是督促杨麟率领义勇军攻打大西军。
杨麟大手大脚的花钱,这些事
慢慢给他讲,免得双方一言不合关系搞僵了。”
钱邦芑点了点
,长叹道:“唉,为今之计,只有如此吧。”
而此时杨麟正躺在躺椅上,琢磨着钱邦芑、范文光的表现,琢磨将来可能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