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承包制度(2/3)

况,规定各类火炮、各类兵器、铠甲、衣服的采购价格。

按照这个采购价格,规定各种物件的加工费用,按照技能不同,普通工匠收每月大概有1两-1.2两左右

范文光大惊,连连摇,官办制造局匠手艺好,外面的匠一家年收多在20两银子以上,一年下来比外面的差多了,害怕众

作为现代传言族当然明白其中重要,声言各种兵器采购价十年不变,十年之后再行议价。

在保证大家月俸1两的前提下,将各个官办制造局承包给总办。

建议施行计件制度,也就是制造得越多,工钱越多

材料消耗越少,节约下来的钱财越多。

而节约下来,则在年末岁终作为奖金分发给大家。

范文光面露惊秫,直言不可,洪武帝施行的匠户制度,很多房屋、机械多是官家所有,怎么能够转让给私

杨麟则不以为然,连连摇,声言从制造局采购货物价格低于市场卖价。

再说了蛮清都取消匠户制度,我们大明怎么比蛮清都不如,当然需要取消匠户制度啊。

身边众工匠看杨麟态度如此坚决,大家面露喜色,纷纷高声称是,直言定打造出比过去更为优良的兵器。

外面单匠户起早摸黑的,一年下来一家有二十多两银子,在制造局一个约12-15两银子,但大家都是明白

过去活大家磨磨蹭蹭,现在若采用计件制度,一个月下来绝对少不了1两5钱银子。

这还是正常收,过去原料反正是公家的,费甚大,现在原料都是制造局的,稍稍节省,均可节省七八两银子。

只要肯,只要技术过硬,好的师傅少不了四十多两,一般工匠也应该有二十多两,比外面单的工匠强多了。

除此之外,自己在制造局,老婆在家里织布什么的,一年也有几两银子贴补家用,如此完全可以过上小康生活?(在明末清初,一个私塾老师一年收也才十二两银子。《见儒林外史》)

大家乐滋滋的听着,听完制造局承包合同,总办们,各个师傅们都笑滋滋的,在按手印的时候,有的师傅傻傻的看着杨麟,一个劲问官府可不可能反悔。

范文光、赵司炫等感到怪,按照这种承包合同,官府采办费用大减,怎么可能反悔呢?

杨麟呵呵笑了笑,看着众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过去官府采办虽然花了很多银子,但中间被官员贪墨的,再说也没有与大家收挂钩,大家积极不高,制造局内费甚大,造成官府、制造局、工匠自己三输。

现在承包下去,官府采办费用降低了,制造局有利润了,工匠师傅们收增加了,这是三赢,何乐不为?”

大家听杨麟如此说,一个个面带愧色,点哈腰的,甚为狼狈。

火器局总办胡本初等兴高采烈的,正如自己猜想的那样,承包之后,自己收可能猛增到两百余两,这可相当于十家小康家庭啊。

旁边车辆局大师傅郭中福则满脸憧憬的看着杨麟,点哈腰,连连拱手道:“大,你今天来得正好,你当要求我等打造的两马车已经完成。

自从两个月前大画好图纸,找小一个部件一个部件讲解,让小带着三十个师傅琢磨。

在这期间,大不顾战事多忙,时不时跑来与工匠师傅们探讨,现在终于打造出来了。”

杨麟内心一喜,笑道:“我啊,家说什么文武全才,而我最喜欢异想天开,最喜欢与你们工匠呆在一起。

走,看看你们这些能工巧匠的东西,如果能够做出来,到时候我保证你们一个个富得流油。”

郭中福连声不敢当,但又连连感谢大赏赐,那矛盾心可想而知。

与过去马车不同,新制马车通过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然后通过一两根细钢丝支撑。

子外面,则包了一层牛皮,以减缓震。(没有橡胶,不能做成橡胶车

骑车坐垫也用牛皮包好,下面按了弹簧,以减轻震动。后面是一个四方形车筐,下面也有弹簧,以减轻震动。

与过去木制车稍稍不同,新的钢丝辐条车减少摩擦,方便行军。

通过两匹马匹(或者骡子)在官道上一天可以非常轻松的走100多里路。

本来以为如此改变不会影响大家什么,但几个车把式试用之后连连竖起大拇指,连连惊呼乎其技,古时诸葛孔明制造木车牛马,今有杨汝贞改进双马车,都为天下大才。

杨麟感到满脸热辣辣的,连打呵呵。

以官府名义奖励众百余两银子,委任郭中福为总办,组建车辆局,招募工匠,以制造独车、双马车。

由于属于穿越族,当然知道现代工厂管理要领,那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