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这个秀才不简单(2/3)

联军,在中印战场上,长驱直,以一支偏师大败印度军队。

而自从秦汉以后,官府不再重视军队,在民国时期竟然出现上官要解散军队,军队不从而发动兵变的事。)

钱邦芑一一辩解,将杨麟往禅全部用上,说什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方遭了灾祸乡绅常常带如此,现在兵荒马的,更该如此。

在民间帮地主老财活,或者地方发生械斗的,战死战伤的兄弟都有抚恤,都有安置,现在当兵吃粮,保家卫国的,立功受伤身体残疾了,总不要将士既流血又流泪吧,总不会对战死战伤弟兄不闻不问吧?

准备了几个月的说辞,居然被这些乡规里约击败,樊一蘅张了张,虽然不服,但又无可奈何。

钱邦芑笑道:“大,最初我也对他颇有微词,但经过这一年相处,感到其真的光明磊落,有的时候甚至让感到没有什么城府。

宁为太平犬,不为,在这世之中,天下那个父母官不摊派?杨麟虽然行事荒唐,但还是合乎道义,别的不说,光其治下百姓不再受摊派之苦,不再缴纳三饷,仅此两项,除了杨麟,天下又有何能够做到啊。”

钱邦芑言之凿凿,但大堂之中众官不信,自大明建立以来,即便在太平年岁都有摊派,何况现在兵荒马世?

想到这两年征战常常因为粮食不济影响部队行军,樊一蘅内心震撼可想而知,到现在为止也不得不承认对方乃不可多得良吏。

想到近期传闻,樊一蘅说道:“自从流寇寇以来,数万蜀王宗室凋零殆尽,现在全川上下叫得出名号的,就是流落叙州附近的德阳王朱至濬,流落黎雅的富顺王朱至渌朱平檙父子。

世间流言,说蜀藩郡主与杨麟乃布衣之,现在流落到军中,与其已经结为夫妻啊。”

想到郡主,钱邦芑感到一阵温暖,满含笑容道:“军中传言,确实如此。

杨麟锐意革新得罪地方权贵,被署理巡抚龙文光枷送城都,中途遇到扮男装的郡主,两也算患难之

重新相逢之后,两也颇为恩,现在郡主有了身孕,大也颇为上心,下官就曾亲眼所见数次,担心郡主跌倒什么的,大扔下手中活计,在众目睽睽之下扶郡主坐安稳,也不顾什么颜面。”

古代男特别好面子,闺房之乐当然在闺房之中,若众目睽睽之下表现出来,会被嘲笑的。

刚刚说完,钱邦芑自个儿笑过不停道:“大,这个杨麟也算,没有什么无良品,就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吧。”

樊一蘅摇了摇道:“其种种行为看似顺理成章,合乎道义,但细细想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杨麟年不过二旬,其心思之慎密,远非我等所可比拟的?有说运气,他运气也实在太好了啊。

过去大家常常熟视无睹,虽然有也发现其中猫腻但考虑这考虑那不敢革新,这个杨麟可好,看似杂无章,居然三下五除二的,这样多繁杂事都理得顺顺当当的。

这个也算天纵英才,大家切勿小视啊,就像史谨宸,糊里糊涂的就做了其刀下亡魂。”

想到史谨宸,钱邦芑叹息道:“史谨宸这个案子乃下官亲自审理的,虽然不排出公报私仇的份,但案件本身没有什么大的瑕疵。

史谨宸贪污受贿,证物证俱在,史谨宸也没有否认啊。”

樊一蘅叹息道:“这大概是对方厉害之所在,做事不留痕迹,即便怀疑公报私仇又有什么?”

一阵沉默,良久钱邦芑长叹道:“上有朝廷,下有百司官员,老夫行的端走得正,有什么好担心的?”

樊一蘅站起来,来回行走数步,良久停下来道:“杨麟虽然秀才出身,年龄又颇为年轻,

其见识远在你我之上啊。

用之者好,可安邦定国啊。”

宋明之际评书盛行,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三国演义》,即便山野村也知道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世之雄。

现在樊一蘅当众评定杨麟可安邦定国,其潜台词没有说出,实际上暗指对方乃世之雄。

观这数年以来种种行为实在为士林所侧目,先是在各个场建立乡公所,在各个集市征集商赋,各个关征集关赋。

然后按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按照实际所出征收矿赋,征收盐赋,对年两百两家庭征收所得赋。

种种行为,先贤不是没有做过。

明末宣大总督卢象升为筹集军饷,就曾向治下地主课征重税。

明末名将孙传庭为筹集军饷,就曾拿那些鲸吞卫所土地的富家大户开刀。

但这些一时豪杰尚且如此,杨麟一个小秀才,年不过二旬,种种行为更为有章法,这不可能不引起众侧目。

话一出,樊一蘅也感到不妥,连忙笑道:“这个杨麟远非常可比拟的,以老夫所见,其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