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屯耕练兵(2/3)

一路之上看着马车撵下车撤,杨麟感概什么时候将这道路改成碎石马路,什么时候将那石梯子铺成便于马车行走的康庄大道?

看着鱼嘴、飞沙堰、宝瓶组成的都江堰主体工程,杨麟为古的智慧感慨不已。

但看着通过鱼嘴、飞沙堰流的岷江的江水,看着由宝瓶留到cd)平原的江水,杨麟突然有了一种怪想法,是否能更好的利用这些流cd)平原的江水。

就像小的时候看到的旁边大队在河道上建了一个5,6米高的大坝,在旁边修一条小河沟,水流冲在转轴上带动轴承快速转动,从而实现快速碾碎大米的目的。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种技术,就像小的时候看到家里有一个舂米的石磨,听爷爷说每次舂一斗米要半天时间,再加上很多米壳没有舂净,非常耗牙齿,如此很多五十多岁满嘴牙齿掉光了,吃这个也吃不得,吃那个也吃不得。

自知专业有限的杨麟当然不动都江堰这个工程,好像在21世纪文明发展那样高的时候也没有那个敢动都江堰啊。

受此启发,为了引导灌溉,杨麟只是让在引水下游险峻之处修几个水道,然后按上轴承,通过水流冲击轴承,轴承带动一个舂米的滚承以快速舂米,舂小麦而已。

大多数懵懵懂懂的,讲了半天终于有开窍,这不是大家常用的水车吗?过去是立起来的,现在平放在下面出水,以待带动轱辘舂米啊。

看到有听懂后,杨麟也颇为高兴,大家坐下画图,工匠师傅们承诺按照要求铸造,若有任何问题解决不了的大家再商量解决。

看到终于有机会吃上米了,杨麟内心颇为高兴,没有穿越的当然不知道古代生活艰辛,过去那种舂米方米根本舂不净。

当官有钱后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事事躬亲,决定什么事给了钱财安排手让工匠师傅们打造,而杨麟则趁此机会视察各地。

路上时不时遇到一些流民,大家扶老携幼的从远处赶回来,远远的看见家乡很多哭倒地上,老泪纵横。

大家指着通要道的标语议论纷纷,很多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这对流民实在太好了。

所有男丁分10亩水田20亩旱地,可以选择进行官屯民屯。

由官府提供耕牛,提供粮食种子,提供住宿所用房屋,可以说官府包,民众只需要出力就可以进行官屯。

民屯土地差一点,地方也偏僻一点,只要在官府分配区域进行屯耕就可以,前三年征收半赋,三年后正常收税。

关于军屯那完全不一样,多由俘虏、大西降军、地方土匪流氓参加,进行屯耕,收成与官府均分,但军屯土地所有权属于官府。

不论是民屯、官屯还是军屯,都比过去优厚多了。虽然杨麟轻徭薄赋的美名早已经传遍开来,但大家看到如此标语还是不敢相信。

民众逃荒的时候多收拾金银细软,收集祖宗牌位上路,大家一个个多有一点钱两,而看到cd)衰败如斯之后,杨麟不但从各地调拨粮食平抑物价,更将缴获的水牛与驽马分给屯耕民众,如此很多选择民屯,不愿选择军屯。

这不,这天杨麟骑着马跑到离10里的地里,弯起裤脚袖子,在众目光睽睽之下来到地里秧子,这可是闻一件,虽然大家都说耕读家,但在封建社会里面堂堂一个巡抚,一个统领数万大军的大将军竟然下田秧,大家简直感到不可思议。

而那些参与屯耕的俘虏,参与屯耕的兵丁一看,一个个更是佩服不已,杨麟伸了伸腰,笑着对旁边的cd)知府王光先说道:“王知府,告诉弟兄们,常军营里面训练叫训练,现在大家在地里活也叫训练。

这样兄弟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军饷来之不易,乡亲们省吃俭用的缴了皇粮,我们有军饷,我们现在秧,就是感谢乡亲们,大家说是不是?”

周围一听,纷纷大声称是。

杨麟笑了笑,看着众道:“哦,董永与七仙的天仙配不是千古佳话吗?各位,我将这天仙配改为军民配,大家说好不好?”

一听,一个个喜笑颜开。

杨麟当即唱:“

间男成双对

男耕织好欢颜。

现有鞑子把家侵,

杀我父母烧我房。

要我为又为仆

死后还要鼠尾见祖先

为保家与家园

你当兵来我种田

你为国家成忠义

杀敌立功把家还

我为国家辛劳苦

军功上有你一半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

这是前两天杨麟找几个编排而成,经过多番推敲之后方成案,大家看到杨麟放声高唱,也齐刷刷的唱起来,虽然歌词不是最佳,但比起那些山歌,比起十八摸要好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