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意外的联想(下).(2/3)
听曹文斌这么说,赵俊臣眼中闪过了一丝意外,下意识的眉梢一扬,缓缓道:“哦?愿闻其详。”
“下官与温阁老是同乡,自从进
官场之后,就屡屡得到温阁老的提拔,所以下官其实是温阁老的门
。”曹文斌缓缓道:“也不瞒赵大
,下官之所以在南京为官,并不是受到排挤贬斥,而是南京户部权大,掌控着我朝近半税粮,同时还负责漕运、盐引勘合以及赋役黄册的收藏和管理,温阁老当年想要分一杯羹,所以才安排下官担任南京户部侍郎之职,但世
以讹传讹之下,竟是以为下官受了温阁老的排挤,自然是大缪了。”
听到曹文斌的解释,赵俊臣反而愈加诧异了。
因为,赵俊臣在扳倒了温观良之后,也接收了温观良大部分的政治资产,从前温观良的门
,也纷纷改
换面、投靠于赵俊臣门下,如果曹文斌曾经是温观良的门
,那么赵俊臣至少应该知晓消息才对。
事实上,当初在接收温观良的政治遗产的时候,无论是左兰山又或是詹善常,都没有提及过曹文斌的存在,否则赵俊臣早已经将曹文斌接纳
门下了!
沉吟之间,赵俊臣问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曹大
之所以对赵某敬而远之,是因为赵某曾经与温阁老的恩怨了?”
然而,曹文斌再次摇
,道:“并非如此,下官对温阁老并非愚忠……更何况,温阁老对于下官虽有提拔之恩,但也有亏欠下官的地方……当年温阁老将下官安排到南京户部,是为了与南京户部尚书唐臻争权,但下官并非是唐臻的对手,这些年来一直被唐臻死死压制着,于是温阁老认为下官无能,就将下官抛弃于南京官场,再也没有理会过……”
说着,曹文斌摇
苦笑,继续说道:“下官的顾虑,并非是温阁老的恩
,而是赵大
您身边的某些
……下官虽在南京为官,但也清楚京城的
况,知道工部尚书左兰山已是投
赵大
的门下,当初下官为温阁老效力的时候,就与左大
不和……说起来,温阁老当年之所以抛弃下官,怕也有左大
的原因。”
原本,曹文斌的语气还有些犹豫,但说到这里,已是坚定了许多,又道:“赵大
的好意,下官心领了,也感激赵大
的盛
邀请,但下官若是投靠了赵大
,恐怕会与左兰山再起争执,到时候赵大
也会左右为难,所以下官并非是不愿投靠,实是不敢投靠。”
和赵俊臣一样,曹文斌同样将自己的心中顾虑开门见山的说清楚了。
原本,在曹文斌看来,左兰山是赵俊臣派系的二把手,可谓是赵俊臣的左膀右臂,赵俊臣绝不愿意为了自己而得罪左兰山,只要自己将事
说清楚了,赵俊臣就不会再纠缠下去了。
然而,听到曹文斌的解释之后,赵俊臣心中的疑惑消散之余,眼中反而流露出一丝意外的惊喜!
按照赵俊臣的计划,等到南巡结束之后,现任阁老、留京辅政的黄有容就该下台了,内阁就会空出一个位置,然而赵俊臣自己的资历与声望不足,却只能替左兰山争取内阁的位置,但这样一来,左兰山的地位就会超过赵俊臣,到时候“赵党”的话事
说不定就会产生变化。
出于这般考虑,这段时间以来赵俊臣一直在未雨绸缪,利用各种手段孤立左兰山、削弱左兰山在“赵党”中的影响力,比如前段时间在警醒李立德的时候,赵俊臣让左兰山扮演黑脸角色,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如今,将一位与左兰山有矛盾的三品大员纳
“赵党”之中,对赵俊臣的计划大有补益,是再好不过的事
了。
事实上,即使没有这种考虑,赵俊臣也同样会收募曹文斌为己所用——唯有下位者出现了矛盾之后,才能体现上位者的重要
,若是下位者齐心协力,那么上位者反而会有被架空的危险——赵俊臣并不担心手下
有矛盾,若是他们亲如手足、团结一心,赵俊臣反而才会担心!
所以,听到曹文斌的顾虑之后,赵俊臣笑道:“若是曹大
的顾虑仅只是这些,那么曹大
大可不必担心,我在这里向曹大
保证,只要曹大
今后与我一心,那么我就会尽全力的促和曹大
与左大
之间的关系,即使无法促和,我今后也一定会不偏不倚,绝不让曹大
吃亏就是……与温阁老不同,我对于身边亲近之
不仅慷慨,而且绝不会抛弃,对此曹大
应该有所耳闻才是。”
只是,赵俊臣虽然信誓旦旦的保证了,但依旧无法打消曹文斌的心中顾虑。
曹文斌犹豫了片刻后,再次婉拒了赵俊臣的招纳,道:“下官因为当年之事,这些年来已是有些灰心,却不愿再轻易的卷
朝廷党争之中,所以赵大
的好意,下官只能拒绝,还请赵大
见谅。”
赵俊臣轻轻一叹,表
十分遗憾,但心中并没有多少失望。
将一位朝廷三品大员收纳为门下,本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更何况这位三品大员心中还有一些顾虑。
不过,赵俊臣相信,等到时移事易之后,曹文斌一定会改变想法的。
至少,随着太子朱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