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合作的方向(上).(1/2)
……
……
林云璞自从见到赵俊臣之后,态度就十分的恭敬谦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此时,在开
询问之际,色也依然是谦恭顺敛,让
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然而,从他的话语之间,赵俊臣却分明感觉到了一
质问的意味。
显然,林云璞的真实
格并不似他之前表现出来的那般低调,当赵俊臣拒绝了他的好意之后,林云璞也终于稍稍展现了自己的锋芒。
只不过,林云璞与白明宇不同,他明白自己的锋芒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展现、又应该在什么时候隐藏。
此时,林云璞的隐隐质问,除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之外,也是为了再一次确定赵俊臣的真实心意,若是赵俊臣对于徽浙商帮确实是心存敌视的话,那么林云璞恐怕就要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了!
毕竟,赵俊臣不仅是朝廷的户部尚书、掌管着天下钱粮税赋,对于朝廷政策的制定也拥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若是赵俊臣敌视徽浙商帮的话,这对于徽浙商帮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隐患,需要尽早排除!
赵俊臣也明白林云璞的心思,而且赵俊臣也不打算一再的
迫徽浙商帮,毕竟徽浙商帮的势力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
所以,在林云璞、白明宇、戴逢福三
的注视下,赵俊臣轻轻一笑,稍稍缓和了一下气氛,然后说道:“林老板误会了,我对于徽浙商帮并无恶意,事实上,我还非常钦佩徽浙商帮的
明务实,若是换一个方向,我倒是十分愿意与你们合作,但四川盐务的事
,却是绝对不行。”
顿了顿后,赵俊臣没有继续卖弄关子,进一步解释道:“其一,不论官商,信誉二字皆是至关紧要的,而川盐之事,我早已经与晋商们商议好了,也做了许多承诺与保证,你们虽然很有诚意,但我也不能随意推翻自己从前的许诺,否则得罪了晋商集团不说,我今后的信誉也必然会
然无存;其二,川盐整顿、引晋商
川,这项政策虽然是我首先提议的,但并非是由我独力促成的,朝廷里有许多有识之士不满我朝的盐税现状,都十分支持这项政策,此外,晋商集体也收买了许多朝廷重臣支持他们,如今这项政策已是成了定局,再想要扭转改变,却绝非是我一己之力可以办到的。”
说到这里,赵俊臣看了林云璞等
一眼,见他们并没有激烈争辩,反而露出了
思之色,便继续说道:“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身为臣子,我必须要考虑陛下的态度,据我所知,陛下也是支持这项政策的,我又何苦为了区区一些财物,而刻意与陛下作对?”
很坦白的,赵俊臣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并没有丝毫隐瞒,这些理由很充分,让林云璞等
皆是不能反驳。
尤其是听到赵俊臣的第三点理由之后,林云璞、白明宇、戴逢福三
更是纷纷的面色微变,其中,戴逢福的眼中更还闪过了一丝惊慌之色。
显然,赵俊臣这是在暗示德庆皇帝对于徽浙商帮的打压与不信任态度。
事实上,德庆皇帝会出现这种态度,并不足以为怪。
这个世界的历史走向,与赵俊臣原本所在的那个世界大为不同。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之中,明朝原本应该在崇祯皇帝期间就灭亡了,而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东林党”的存在与强势!明朝的东林党
虽然是以清流自居,善用道德武器,但他们很大程度上只是代表着江南地主与江南商
的利益,在主观上已是失去了为朝廷做贡献的意愿,并且将阶级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是江南的地主商
们用来对抗皇权、甚至是架空皇权的政客集团!
最终,在东林党的抵制之下,明朝的官场陷
了党同伐异的恶
循环之中,所有的税收改革与经济政策皆是无疾而终,江南的地主与商
们亦是在东林党的支持下拒绝缴纳商税、矿税,致使明朝一直处于财政极度窘迫的状态之中,再加上北方连年
旱、百姓们颗粒无收,朝廷却没有钱粮赈济,使得李自成、张献忠等
纷纷
动、揭竿而起,最终明朝自然是理所当然的灭亡了。
尤其讽刺的是,当李自成攻
了京城之后,崇祯皇帝命
鸣钟,打算召集群臣、进行最后一次朝会,然而“忠诚”的东林党
们或是急着逃命、或是忙于投诚,竟是无一
出现,陪伴在崇祯皇帝身边的只剩下一位“阉党余孽”王承恩,东林党
的秉
,由此可见一斑。
更加可笑的是,当李自成攻
了京城之后,虽然东林党
大都是很
脆的投靠了李自成,然而李自成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不似明朝皇帝那般友好,该抄家的抄家、该砍
的砍
,让东林党
们哀嚎一片!接着,在机缘巧合之下,吴三桂降清、引清兵
关,而残存的东林党
们又是十分
脆的投靠了满清,可惜清朝对待他们的态度比之李自成还要更加恶劣许多,嘉定三屠、扬州十
、文字狱等等惨剧不断出现,百姓们饱受磨难之余,东林党更是因此而彻底失去了根基。等到东林党
终于发现了明朝的好处、并喊出了“反清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