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战巩昌(一).(3/4)

出动了近六万兵马,全都是各大部落的根基,一旦是稍有损伤,就必然是大伤元气!咱们与汉不同,汉太多了,死了一万,马上就能再招两万,咱们若是死了一万儿郎,就意味着十几个大部落的衰亡!

更何况,咱们的兵力看似很多,但为了抓紧时间赶路,这一路上并没有攻打沿途的汉城池,后方的汉军队没有任何损失,这就意味着咱们的后路不稳!又为了保证后路安全,咱们每经过一处城池军堡,就要留下一部分兵力进行监视与牵制,这样一来,咱们固然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了汉腹地,但咱们的麾下勇士也只剩下了四万五千余,兵力更加处于劣势,在这种况下,咱们承受不起任何风险。”

说到这里,根目光扫向了哈萨克首领阿拜海达尔、诸察合台首领苏合、叶尔羌首领阿木尔等,缓缓问道:“西域如今的局势,你们也大都心中有数,一旦是你们手下儿郎损伤惨重,你们的部落最终会沦落到怎样的下场,就不必我多说了吧?我如今固然是谨慎了一些,但也是为了你们考虑!”

听到根的质问,几位首领皆是面色微变。

西域环境恶劣,向来是弱强食,而他们麾下的军队皆是各自部落的基石,一旦是损伤惨重,他们的部落就必然会被其它部落吞并,这样的风险他们自然是承受不起。

于是,几位首领连忙是起身表态,纷纷说道:“我等自然是对根首领惟命是从,坚决遵从根首领的命令!”

见到几位首领的表态,根满意的点了点

经过这么一场谈话,根在蒙古联军的领导地位更加稳固了。

另一边,齐格木的表则是有些难看。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进大帐内向根禀报道:“根首领,探马们都已经回来了!”

根面容一肃,吩咐道:“让他们进来禀报!”

片刻之后,四名探马目匆匆进大帐之中。

按照根的吩咐,这四名探马目分别负责探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明军动态。

根肃容问道:“附近的汉军队可有异动?”

一名探马目率先禀报道:“以西三十里内,并未发现汉军队的踪迹。”

又一名探马目说道:“我军以东二十里外,有一处汉的县城,如今已是紧闭城门、守备森严,但只是一味的缩死守,县城内守军并无出动迹象!”

第三名探马目随之禀报道:“小渡河前往南方探查,发现南方的明军如今已是成一团,调动颇是频繁,显然是他们没有想到咱们这么快就攻到了这里!”

第四名探马目则是禀报道:“我军后方的汉军队同样没有异动。”

听完了禀报之后,根心中稍稍有些放松,但依然是不敢大意,就想要让探马们扩大范围再一次探查周围局势。

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又有一名蒙古军士进大帐之中,禀报道:“根首领,营外的探马抓到一名汉,这名汉并未反抗,说是他认识汪先生,有紧要报相告。”

“汪先生?”

听到禀报之后,根微微一愣,目光转向了大帐角落的一处座位。

在那里,有一名汉书生打扮的男子正在小心翼翼的陪坐着。

这名汉男子,自然就是汪家仅剩的嫡系族汪泉了!

这段时间以来,蒙古联军能够势如竹、行军速,汪恭的领路绝对是功不可没。

汪家毕竟是根蒂固的陕甘首富之家,如今虽然是被赵俊臣铲除了,但依然在陕甘各地留有许多眼线,很容易就可以探知陕甘边防的虚实与动态,甚至还可以利用汪家残留的影响力拖延边军的行动!

所以,在汪泉的指引之下,蒙古联军的行动才会如此顺利!

也正是因为领路的功劳,汪泉愈发受到了根的赞赏与信任,如今虽然是敬陪末座,但也得到了在大帐内旁听军略的资格。

此时,见到根的目光投来,汪泉连忙问道:“那可有通报来历?”

蒙古军士点答道:“那自称是固边堡的总旗官刘大顺。”

汪泉顿时是面现喜色,向根说道:“根首领,这个刘大顺曾多次受我汪家大恩,是自己!我事前已是联系过此,此必然是来向咱们通报消息的!”

根问道:“这个信得过?”

汪泉连连点,道:“绝对信得过!他有把柄在我手中,绝对不敢出卖于我!”

听到汪泉的回答,根也就安心了,吩咐道:“让那个汉进来说话。”

这一路上,根已是多次见证了汉官员向汪泉通报消息的事,蒙古联军也多次受益——这也是根厚待汪泉的原因之一,根认为准噶尔汗国今后征服明朝还会继续用到汪泉。

又过了片刻时间,两名蒙古军士押着一名中年汉男子进了大帐之内。

见到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