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捷报传天下(二).(4/5)
志气,西北边疆今后十年无忧矣!”
随着刘成旭朗诵官文完毕,周围的百姓也再一次的大声欢呼起来,气氛极为热烈
对于在场百姓而言,这份捷报不论是听多少次,都是那么振奋提气!
然而,就在众位百姓欢呼声刚刚落下,却有一名青年男子
绪激动的问道:“刘老夫子,您是一个明白
,您来说说,朝廷的钦差大
这次当真是全歼了十万蒙古鞑子?消息可是千真万确?不是假的吧?往年的火筛
寇,各地军镇也是捷报不断,但实际
况就连咱们这些老百姓也都心里清楚,都只是谎报军功罢了,这一次声势这么大,会不会也是谎报军功?若又是谎报军功的话,咱们岂不是白欢喜一场?”
听到这名青年男子的说法之后,公告栏附近的气氛突然冷了下来,百姓们的表
间也浮现出狐疑之态
各地军镇历年来的谎报军功,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不仅是地方上的百姓们皆是心知肚明,朝廷中枢的皇帝与衮衮诸公也是心里门清,只是没有
愿意去拆穿罢了,也正因为有无数先例在前,百姓们这个时候难免会心有怀疑
刘成旭读了一辈子书,见识倒是更加高明一些,却是郑重摇
道:“这次应该不是谎报,往年的谎报从未有过这般大的动静,只是杀敌几十、驱敌千余之类,说是杀敌驱敌,但往往是既无俘虏也无缴获,偶有鞑子首级也是杀良冒功的伪证,这类捷报不痛不痒,朝廷也不会大动
戈的追究查证……但这次的捷报却是足足杀敌十万,这般大的动静必然会被朝廷反复查证,没有任何官员敢在这件事
上弄虚作假,那钦差大臣赵俊臣乃是朝廷重臣,他敢向朝廷保证西北边疆今后十年无事,自然是有极大信心,不怕事后翻账……更何况,这次捷报里写得明明白白,战后收集了鞑子首级三万余,还有一万三千余鞑子俘虏,另还缴获了战马八千以及军资无数,甚至就连鞑子联军的主帅
根都活捉了……这些事
都弄不得虚假,最多也就是稍稍夸大,但战绩绝不会有假!”
听到刘成旭的这般解释,周围的百姓们也再次大声欢呼起来,欢呼声较之刚才还要更加响亮欢悦
与此同时,也有百姓大声议论道:“我也觉得不会有假,那钦差大臣赵大
咱们都有耳闻,去年在潞安府灭蝗的时候亲力亲为,为了保住咱们老百姓的收成不惜得罪蝗,这样的青天大老爷,自然是不可能谎报军功!”
“是啊,这位赵大
文能安国、武能守疆,这样的男子咱们往常只在戏文里,真希望皇帝老爷能任命这位赵大
当宰相,这样的话咱们这些老百姓的
子也许就会更好一些!”
“就凭赵大
这样的丰功伟绩,别说是当宰相了,就算是封为异姓王爷也是应该的……”
因为去年的灭蝗之事,赵俊臣在潞安府的名望极高,而平阳府与潞安府相邻,这里的百姓也受到了影响,对赵俊臣的印象较好,却是很轻易就把赵俊臣归到了“青天大老爷”一类了
另一边,听到众位百姓的议论纷纷,刘成旭虽然没有反驳,但也是不置可否
百姓们的这番议论,对于刘成旭这位读书
而言可谓是错漏百出,先不说明朝如今已经没有了宰相的职位,赵俊臣的这般功绩也远远没有达到封为异姓王的标准,要知道当年的王阳明、于谦、戚继光等
的功绩比赵俊臣显赫多了,最多也不过是封侯罢了
“不过,赵俊臣的这般功绩虽然不足以封王,但必定是要赐封爵位的……只是不知道是何等爵位了!”刘成旭暗暗想道
而就在百姓议论纷纷、刘成旭暗暗思索之际,刚刚那名提出质疑的青年男子却是突然间大声哭喊了起来,然后就要转身离开
见到这名青年男子的表现,众
皆是不解,有
冲着他离去的背影呼喊道:“张牛子,你这是要去
啥?怎么一惊一乍的?”
张牛子脸上泪痕犹存,转身说道:“赵大
为我报了血仇,我要去为他准备一副长生牌位供奉在家中!”
说完,张牛子就转身离开了
见到张牛子的这般表现,布告栏附近的百姓们又是议论纷纷,期间有知
者向众
讲诉了张牛子的过往
原来,张牛子原本是榆林
士,四年前的火筛
寇期间,他的村落被蒙古鞑子攻
了,全村百姓被屠戮一空,包括张牛子的父母与未婚妻子,唯有张牛子因为上山砍柴逃得一命,所以张牛子与蒙古鞑子有血汗
仇,这些年来他来到平阳城成为一名苦力谋生,但心中对蒙古
的恨意依旧不减丝毫
如今,赵俊臣一
气全歼了蒙古联军十万
,对张牛子而言就是为他报仇雪恨的恩
,所以张牛子要为赵俊臣立一面长生牌位的举动也就不足为了
听到知
的解释,在场的百姓又是一阵感慨,只觉得感同身受
也因为张牛子的故事,这些百姓们对赵俊臣的感激与好感也是愈加
刻了
*
与此同时,收到了赵俊臣一举全歼蒙古联军的捷报之后,民间的读书
与百姓固然是反响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