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烟云】 第七章 崇祯的最后时刻(一)(5/6)

进到京师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南京地属海边,如果有强大的敌国从海边进攻,一样也是「天子守国门」

的下场,还不如长安或者洛阳来得稳妥,虽然因为地理因素要往长安运送全国的

物资不那么便利,但是安全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

这也是崇祯帝不迁都南京而催战孙传庭决战李自成第一个重要原因,一旦孙

传庭击败李自成后,迁都长安远比迁都南京更为安全。而迁都南京,敌兵南下的

话也是守不住的,只是拖延时而已,到时候敌兵兵临城下还要接着迁都,不如

长安易守难攻还能自给自足。

李自成比清兵更难对付,是大明朝廷意想不到和意料之外的,但是事的发

展太快了,转眼间已经演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崇祯帝知道局势难以挽回了,

自己被多尔衮和李自成夹在中间了。

※※※※※※※※※※※※※※※※※※※※※※※※※※※※※※※

崇祯帝现在最信任的就是王承恩,在内臣中王承恩地位较高,是司礼监的

秉笔太监,受钦命负责提督京营守城的重任。但是连王承恩也指挥不动什么了,

三大营那些残兵和一些内臣好像随时等闯贼兵攻城的时候开门投降一样。

而崇祯帝重新组建的勇卫营只有万余,号「皇帝禁军」,被内臣卢九德、

刘元斌还有勇将黄得功、周遇吉、周应元等出色将领的带领下转战各地平叛,接

着奉命讨伐张献忠的大西军。而在一六四一年,孙应元在与李自成的战斗中,终

因孤军无援,被李自成杀死。周遇吉一六四二年改任山西总兵官,于两年后一六

四四年年初在宁武关也战死了。

在李自成占领陕西后,只有勇卫营没有投降,而此时勇卫营的几千将士也与

朝廷失去了联系,陷了四处平叛和自保的淤泥漩涡当中。

崇祯帝知道城上的心已变,况万分危急了,想着要想鼓舞守城将士内臣

们,恐怕非立刻用银子厚赏不可,但是国库为了剿贼早空了,自己的私房钱也已

经全部拿出来了,可以说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而那些王公贵族早前都不肯出

银子,现在更别提了。早知道这些臣子是这样的为,悔不当初杀了他们就好了。

崇祯帝待孤零零走到乾清宫庭院的宫墙边,两名乾清宫的宫跟在身边默默

的抽泣着,崇祯帝张开双臂在空中摇动着,身上衣衫不整,上灰白的发丝也不

让宫们打理,只是自言自语的对着空无哭诉着。

崇祯帝哭道:「我不是亡国之君…我不是亡国之君啊…为什么…为什么…」

哭道:「皇上…皇上…」

崇祯帝哭道:「朕没脸去见祖宗…朕没脸…大明江山丢在朕的手里啊…」

哭道:「皇上…皇上…呜呜…呜呜…」

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和后宫三大殿是不种树的,崇祯帝此时就很像找一颗树捶

打,好解心中的愤慨屈辱,这已经成了崇祯帝的一个习惯了,而此时乾清宫里是

没有一棵树的,这是为了突显皇家的威严,所以崇祯帝此时只能捶打乾清宫的院

墙了。

崇祯帝背对着宫哽咽到:「朕十六岁登基以来…这些王公大臣就看不起朕

…处处为难朕…致使朕的旨意不能有效的执行…今这些竟然都离朕而去…离

朕而去啊…」

两名宫一齐跪下痛苦起来,她们从八九岁就进宫了,后宫就是她们的家,

如今皇帝绝望伤心,国家将亡,想起后面的事一阵阵寒冷涌上心

这时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两声炮声,「嘭…嘭…」

崇祯帝转身面对两名宫,惊慌中保持镇定道:「什么声音…是炮声…闯贼

攻城了…贼兵他们攻城了呀…」

崇祯帝经慌意的向乾清宫暖阁跑去,急急的说道:「快传…王承恩…王承

恩…」

一名宫听见炮声依然脚软坐在地上起不来了,另一名勇敢的宫领命后打

开乾清宫大门,传皇帝的谕叫大内侍卫火速召王承恩见驾。

一名大内侍卫领命后,便急忙的朝外朝三大殿跑去传达圣谕了。宫又朝二

十多名守护在乾清宫大门外的大内侍卫道:「你们要忠君国,尽职尽责。」说

完就转进了乾清宫叫关上了乾清门。哋址发咘頁 4V4v4v.

大内侍卫们顿时打起起来,手里紧握着武器,一刻也不敢松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