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3/3)

笔练字。

近来天气炎热,这些学士们便皆在院中待着。

此时虽天气尚早,却是已大多出来了。

沈醉一进院,便有瞧见,远远拱手见礼。

这些他那随苏轼进宫朝见之时与文德殿外的院落中却是全部见过,苏轼也都一一介绍过,全都认识,当即上前与众一一见礼。

问及赵煦召见他有何事,他都以研究诗词代过。

又与众闲话几句,便先回自己房中将上碍事的长翅帽拿下。

这些翰林学士平时大多清闲,为怕他们发闷及打发时间之用,这里专门修建了一个书阁,内置有许多藏书。

另每都配有一间房舍,以供休息之用。

沈醉先前随那太监来办理手续之时,也被分配了一间。

将帽子脱下后,便即独自一在这翰林院里逛了起来,熟悉环境。

除了各学士的私房间外,沈醉将所有的地方都逛了一遍后,便到了自己分配的房间内解下内衫里面系着的酒葫芦躺在床上喝酒。

喝了一会儿,渐觉无聊,便即翻身去睡觉。

不知睡了多久,被拍门叫醒。

打开房门一看,却见是苏轼。

这才想到苏轼也有个翰林学士的身份,问及先前为何不见时,苏轼却道他先前也在房中睡觉,让沈醉大汗了一回。

苏轼虽还兼了个礼部尚书,却是并不常在礼部上班,反倒喜欢待在翰林院里。

还有个龙图阁学士,却不过只是个加官,并无什么实职,只是一种身份象征的官名。

苏轼前来叫他,却原来是到了午饭时间。

见他还未起来,特来相叫,让沈醉好生感激了一回,当即随同苏轼往饭厅用饭。

这翰林院既在皇宫禁中,是以饭菜也是皇宫御膳房所提供,自是十分美味,另还附有两坛御酒供众学士们饮用,伙食极好。

吃过饭拍即走,自有前来送饭的太监负责收拾带走。

可比星级宾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服务的全是太监,也不派个宫

吃过午饭,众又各忙各的,下棋的下棋,看书的看书,练字的练字,当真是清闲的很。

沈醉则被苏轼拉着一起喝酒叙旧,谈论诗词。

沈醉却是哪里敢跟他谈什么诗词,只是把话题往别处扯,若论知识之丰富广博,便是苏轼这大文豪也跟他这现代没得比。

这一扯开,天南海北,天上地下,说得是天花坠,但就是不说诗词。

到傍晚下班时候,两又相携而出,苏轼又说晚上要宴请沈醉,请他赴宴,说是还请了时任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的秦观秦少游作陪。

沈醉因怕去了苏轼又要与他谈什么诗词,本不想去,但一听说另一位大词秦少游也去,很想见一见便即答应了。

出了宣德楼后,沈醉先行回家换了身衣服,又与三说了晚上赴宴之事,便按着苏轼告知的地点前往苏府赴宴。

通报了守门的家丁后,不多时苏轼亲自出来迎接,旁边还有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文士。

虽已至中年,但面目仍是十分俊美,配着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感与一番磨砺后的坚毅,更是别具魅力。

不需苏轼介绍,沈醉便知是秦少游无疑。

苏轼一介绍,果然如是。

相互见礼毕,让见厅内,苏轼便即吩咐开宴。

只是沈醉虽不想谈诗词,但两个大词在座,却是哪有不谈诗词之理,再加秦观又听说了沈醉昨殿上所作(实则盗家辛弃疾的)百官惊叹的那首《阵子》,更是一力邀谈请教。

沈醉无奈,敷衍不过,只得又盗一首。

仍是辛弃疾的,便是那首《元夕》。

这首词的词风便与秦观的有些相近了,当即倍受秦观的称赞,让沈醉心里却是汗颜不已。

他这一让步,苏轼与秦观二更是大谈诗词,沈醉见绕不过,便只与他们谈些前的诗词,发些评论与喜好。

这一番晚宴进行了一个多时辰,直到苏轼与秦观二都微微有了些醉意时,方才尽欢而散。

第二早朝时,也是并无大事,谈了些不甚要紧的小事之后。

赵煦便宣布了昨与沈醉言讨过的三件事,一是召沈括进京主司天监一职;二是时辰改制推广之事;三便是早朝推后一个时辰举行。

这前两件事都不过是小事,因此众并无甚异议。

沈括本就曾任过司天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