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命归原】(匹夫夺志)第十一,十二章 一路向北1,2(1/5)

作者: 独孤一叶

27年月5日

字数:74

第十一章 一路向北

叶南飞一路向北,不敢耽搁,按老爸说,应该很快就有人追到家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老家李

屯是在蒙江县与乌拉市之间偏东,蒙江县属于乌拉市的外五县之一,而老家李屯

是蒙江县与漂河县交界地带。越是这种行政交界地带,越是偏远荒芜之地,人

烟稀少。没看当年太祖都是跑到江西福建交界地带起事么,那地方山高皇帝远,

比较 容易隐藏。老爸让叶南飞去哪地方也是这个目的

远程无轻载啊,叶南飞这又是背着,又是挎着的,两个大包,开始光顾着逃

命,硬是坚持着,等眼看着距离县城越来越远,已经没了人家,叶南飞就钻进了

路边的树林。极度的紧张和疲惫已经让他不堪重负,坐在地上喘着粗气,好一阵

才返过劲。

好在此时在仲夏,夜晚虽凉爽些,但并不冷。天也有些微亮了。这时候就是

再累再困,也不敢睡,身边的环境不清楚,并没有清理出来睡觉的地方,没有做

营地的防卫警示,没有做驱虫防蚊,在这大 夏天/a的树林里,你能让蚊子给吃了。

而且也开始起露水了。行军包里叶南飞是比较门清的,几乎每次整理都是他和老

爸一起干的。先拽出帐布,这块布也有历史了,是当年日军行军包里必备的,是

驻扎时候搭帐篷用的。

有仇日情结的要注意了,因为行军包里还真是有不少日军的物品,当年东北

组建四野,武器装备大量都是日军的,因为日军是向苏军投降的,本来苏联方面

答应过蒋介石不支持共军的,但明面上给不了,你共军可以来抢么,你抢走的,

总不能说我违反条约吧。也就是说四野的大量武器装备其实都是东北日军的。老

爸又是侦查兵,很多东西肯定是可着他们选。

老爸退役后,枪是必须上缴的,但是有些物件也是可以带来的。比如这块

帐布就不错,是帆布做了防水设计。做的既薄又轻,四周还为搭建方便都做好了

扣眼锁眼。此时拿出来直接当防潮垫用,坐在屁股地下防潮保暖还卫生。既然不

敢睡,就清点一下物资。

老妈准备的那包里就是衣服和吃的。两套外衣,一套 内衣,两条大裤头,那

时候人均都没几套衣服的,这几乎是他的全部衣物了,当然除了棉衣。还有两双

袜子,一双黄胶鞋,那时候黄胶鞋就很高档了。再就是带的大煎饼,大煎饼这种

食物除了东北和山东,其他/a省份应该挺陌生,其实是一种很方便又耐储存,又好

吃的食物。

要讲原创呢,必须得说,那是山东原创,因为东北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过来

的,这种食物也就带过来了,不过呢,到了东北以后产生了变异。因为食材起了

变化,在山东一般是小麦煎饼,而东北少有种小麦的,但是玉米多,所以多是玉

米面的煎饼。

很 多人肯定不知道这种食物的物理形状是啥样的,首先它是圆形,直径大约

六十公分,厚度呢,报纸见过吧,就差不多那么厚,这么个东西这么大,又这么

薄,咋吃呢?别急,这个必须从生产过程说起。做煎饼 不同于其他/a食物,一般汉

人喜欢用锅,要烹饪模式是蒸煮,其次是炸和炒,但是都离不开锅,而西方人

食要是烤。烤箱对于他们很重要。

而煎饼不是烤的,不是蒸的更不是煮的,也不像普通饼一样那么烙,做煎饼

有专业用语,叫摊,摊煎饼,用的器具也很有特色,只能摊煎饼,别的干不了,

俗称鏊子,是一种平锅,直径也差不多6公分,有的略大,有的略小,看个人

喜好。非常平,连锅沿都没有。因为是专有工具,不一定每家都具备,所以一旦

谁家摊一次,那都不算是小事件。必须有邻里亲戚来帮忙。

食材是苞米面,先把苞米碴子煮七八分熟,然后用水磨磨成水面子,鏊子搭

建好以后,下面烧火加热,工具有三样,擦油的特制抹布,一个木制拉耙,和一

个刮耙(梯形的木而已),鏊子上抹上油,水面子倒上(多少凭经验),拉耙

先把水面子大体拉开,有手把熟练的,那拉耙一转,正好逛一圈,这种也可以食

用,名叫拉耙煎饼,但是不耐储存,所以还要用刮耙,细细的刮几遍,摊匀,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