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起居(1/2)
文嘉皇后或许的确是一个很值得被同她相处过的惦念的
,郭昭仪说起从前之事,一件接着一件,几乎到了停不下来的地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蔺玉觅保持着她大家出身的教养,始终是一副静心聆听的模样,也或许是真的对这些宫闱间的陈年旧事很感兴趣,偶尔还会向郭昭仪提问。
观若却只是想着如何适时地提出她的问题,了解她想知道的事。
袁姑姑侍奉她,是梁帝的授意,她身上有许多梁帝需要她完成的事。可那时的观若并不明白,踏进这朱红墙中,刀光剑影无形,她不知道该如何去应付,是全心地依赖着袁姑姑的。
她五岁的时候母亲就不在了,她和父亲还有祖父相依为命地过了许多年,身边骤然多了这样一位全心护她的长辈,她内心
处是把她当作母亲的。
如今永安宫已经付之一炬,她们都没有活下来,那再多知道一点她的生平,将来若有机会,为她立一处衣冠冢,也是好的。
蔺玉觅正巧在问郭昭仪:“……梁宫中有这么多嫔妃,还时有祭祀、礼蚕、家宴等等诸般大事,文嘉皇后一生还养育了三个子,也不知道她是如何有
力一一周全下来的。”
上了年纪的,最是喜欢拉着
说一些陈年旧事,也最喜欢这样好好听讲,并且懂得提问的小辈,郭昭仪便道:“自然不是只有皇后娘娘一个
了,尚宫局里有几百
官,她们会负责具体的事
,娘娘只要负责决策安排就好了。”
梁宫里的尚宫局,经过几代皇后的改革,已经很是完备了。
观若便趁机道:“您在宫中的时间久,是梁帝最有资历的几位妃子之一,想必也知道许多尚宫局的事。妾身边的袁姑姑从前也是两位尚宫之一,不知道您识不识她。”
袁姑姑曾做过尚宫,郭昭仪是高位妃子,总有要和她打道的时候。若她说她不认识,那大约就是不想和她谈起袁姑姑的事
了。
郭昭仪很快便道:“你说的是袁静训吧,我自然是认识的。”神色渐渐的淡下来,似乎并不如何想谈起她。只是也给了一个话,可提可不提的样子。
观若懂得察言观色,也明白若是此时不让郭昭仪开,也许她就再也没机会同别
打听袁姑姑的事了。
她面上的笑意便淡了几分,渐渐转为了悲痛。
其实悲痛之意,也不是作伪。她活了两世,醒在梁宫陷落之后,甚至都没有机会再见她一面。
“袁姑姑服侍妾一场,替妾阻挡了不少麻烦事,可是妾自那一场劫难中活了下来,却没保护好自己身边视作母亲的袁姑姑,哪怕如今流落至此,无有所为,亦觉得是生一件憾事。”
“您若是知道她的事,能不能也同我说一些,来
我与她在梦中相见,便可省去了诉尽平生事的时间了。”
郭昭仪一生只得了一个公主,就是和观若一般大的年纪,并没有能养到成年,早早的夭折了。观若思母之意,与郭昭仪思之意想必有相通之处,她见观若这样说,也就打算和她说一说袁姑姑的事了。
“袁静训先时不过是普通宫,因前朝宫变,内廷中的
官折损了不少。后来她因能言善辩,且识文断字,便被当时的司记要到了尚宫局,做了一个
史。”
梁帝是庶子出身,母妃早逝,坐上这个皇位,手段也并不是十分光彩的。
“文嘉皇后并不似普通的子一般,以谨守所谓
德为念,她以为这世间既生有男
,男
便该平等。千百年来
子生儿育
,承担家务,并不比在外为家庭奔波的男子轻松。”
“况且世道艰难,子也从来都没有机会去展现她们自己的才能。她是皇后,是天下
子的典范,她便想做一个不一样的典范。”
郭昭仪的神色,看来并不是很赞同文嘉皇后的想法,但仍然是很尊敬的,“从前讲究‘内言不外’,因此嫔妃身边时没有记录起居注的
官的。便从这一项开始改起,从尚宫局中抽调了两个
官,去撰写她的起居注。”
观若心中隐隐有所预感,果然郭昭仪就道:“袁静训就是其中的一个官。她到了皇后娘娘身边,娘娘十分欣赏她的才华,让她在凤藻宫里呆了几年,仍旧让她回到了尚宫局去,慢慢的往上走,就坐到了尚宫的位置。”
记录起居注,是要记录皇后的一言一行,袁姑姑和文嘉皇后几乎是终都在一起的,对她的一切都很熟悉,难怪梁帝会让已经做了尚宫的袁姑姑到她身旁,不过是想令她得文嘉皇后的“形似”而已。
“又是几年之后的事了,娘娘的二皇子还是没有能够保住,早早的就夭折了。娘娘心灰意冷,无心理事。当时的德妃又因为洗脱不了谋害二皇子的嫌疑,不适合摄六宫事。”
“娘娘便想起了我,想让我帮忙分担一些后宫里的事。六宫里的事
,若都压在一个
身上,就算是昼夜不歇,也是处理不完的,自然是要收服尚宫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