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僧之辩(1/2)

大殿上,赵枢看着老和尚淡淡的道:“老和尚,你有什么办法平息黄河水患,若是你以言语诓骗孤王,那也莫怪孤王手辣!”

赵枢冷冷的喝道中,慧远上前一步,不急不躁:“老衲乃是一介凡夫俗子,何敢欺瞒殿下,且出家不打诳语,殿下又何必急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慧远说道的时候,伸手轻轻一扬,一个画着金色山峰的地图出现在众面前。

“殿下,东海之畔有一座小岛,岛屿之上有一山峰,峰中有一宝物,唤作定海针,乃是上古大禹王治水,探测水浅的宝物,若得之,加上河图,可以镇压黄河。”

老僧刚刚说完,赵枢面色就是一变,冷冷的看向这个老僧:“大胆僧,东海何曾有什么小岛,有什么定海针,孤王的水军纵横大海之上,若有此岛,为何不知。

就算有此岛,孤王如何取得,一来一回之下,黄河泛滥已过,要来何用!”

赵枢心中冷笑,若真的有定海针,怕也在龙宫吧,难道要本王海不成。自己穿越以来,就受到大相国寺压迫,如今大相国寺逃走,自己心中越发愤懑,却又被面前这僧蛊惑,脸色顿时难看。

左右的姜夔和张君宝更是明白此间道理,脸色也越发冷了下来,便要出呼喝左右,将这老僧打下去。

“将军,何必动怒。此宝虽在海间仙山,贫僧却已取来。”

慧远缓缓盘坐在地上,淡然而从容,伸手平摊开来,一枚绣花针在掌间缓缓的放大,片刻后,这绣花针变成了一根铁,慢慢的更是撑到了大殿中间。

这等异宝。看着四周众面前大变,震撼和不可思议,便是赵枢也微微一震,这等宝物与后世听闻的话宝物竟然是异曲同工。

“殿下,此物大有万钧之重,小则轻若鸿毛,是故此宝只能用以探测水力,却无法运转如兵器。”

慧远看着巨大的定海针,面色带着一丝激动,只是这件宝物只能变大变小。他的重量也随着大小而轻重,否则就是一件称手的兵器了。

“好个兵器,你又何要求?”

赵枢眼中异色连连,望着慧远,色透着一丝冷冽之意,自己不会贪图这个老和尚的便宜。

慧远合掌而拜,色郑重:“燕云民丰淳朴,又是汉家之地,贫僧意在此立寺传经。”

赵枢看了下慧远。哦了一声,淡淡的问道:“和尚是要建寺传教么?你带了多少弟子门?多少经书?需要多少钱财?建多大的寺庙?”

慧远色越发淡然,目光也透着一丝坚毅道:“及门弟子八个,徒孙两个。行者二,经书八十箱,释门常用衣物器皿若。不需钱财,不建大庙。只愿在燕云之地铸造一方净土。”

“只是我佛门与殿下有大因果,还请殿下念贫僧献宝的面上,允许贫僧建一小庙。传承我佛门之念,让这数千里燕云之地有我佛门香火。”

慧远说道的时候,伸手一扬,巨大的铁化作了绣花针,飞向赵枢手中,一片金色的书卷咒语也落在了赵枢的手上。

赵枢看着老和尚,面色稍微缓和淡淡道:“老和尚我看你也不是迂腐之徒既然如此我便跟你敞开了说。自来为政者只要不太昏庸无不对佛家又又恨,此非私仇,乃是国策。”

慧远轻轻叹了气道:“我佛家导向善劝积德朝廷自然要我。至于说为何憎恨贫僧却不解了。”

赵枢摇了摇,目光邃,手指轻轻摩挲着这根定海针,叹了气,看着老和尚,目光又转向了姜夔。

姜夔会意,上前一步,对着老和尚道:“大和尚,本相今便把历代朝廷恨你们的事一一说来。免得你释门以为殿下念私仇。”

“第一件就是想做和尚的太多。做和尚虽然不能娶妻生子喝酒吃却有诸般好处:既不用纳税又不用服役且有四方施主供奉乃是天下间第一清闲潇洒的归宿。所以崇佛风气一开剃度落的便如蜂趋蜜!对朝廷而言和尚多了种田行商、粮纳税的便少了!对世俗而言都去做和尚传宗接代的事怎么办?所以一到了僧多为患时节如何叫朝廷不恨你们?”

姜夔说道这里,语气陡然一厉:“剃度的过多对佛门本身未必是一件好事!那么多和尚真心向佛的有几个?大多还不都是身上披着袈裟心里想着酒胯下挺着棍?难道多了一大堆滥竽充数的光佛祖便会高兴不成?只怕不见得吧。此是第一弊。”

慧远叹了气,双目微微闭合,露出一丝叹息。

“第二件事便是和尚们占着太多俗产。和尚本该四大皆空戒贪戒痴。但和尚也是也要吃饭穿衣所以佛在世时也要去乞食否则何以维持这副臭皮囊?

只是你们佛门中的那些假和尚却常常出贪占田产财货的俗事!里阿弥陀佛兜里富可敌国!

那大相国寺虽是一座寺庙,却有良田万顷,香火积财亿万,佛像乃是金铜所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