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曹操的烦恼(第一更,求月票)(1/2)

金秋十月,左小右随军回到了许昌,如今天下重归一统,很多官员的重新任命还有国内的各项发展都是曹需要着重解决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汉献帝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当年曹在创业初期将汉献帝迎到许昌,为的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当然随着某个叫罗贯中的亲刘派的改变,把这句话变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是袁绍的某个谋士提出来的,但倒霉就倒霉在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被曹掉了,而曹就只能躺枪,被罗贯中把这句话安在了他的上。

所以老曹这一生不容易啊!各种背锅、接锅、躺枪,还被冤枉是臣贼子,可事实上曹到死都没有废帝自立,相反,那些嘴上喊得震天响,说要光复汉室的伪君子,却了登基称帝的事。所以《三国演义》其实挺害的,为了美化刘备,可是没少丑化曹

但是现在的况不同了,现在曹在活着的时候就消灭了各路诸侯,重新统一了天下,那么作为打下整个天下的曹来说,他是要把天下攥在自己手里?还是白白送给汉献帝呢?

这个选择其实不难,但曹却有个心理关要过。

其实曹在打天下之初,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汉臣,他一直以来的理想,也只是想在死后的墓志铭上写下【汉征西将军】的名号罢了,从历史上来看,也能够证明这一点。

历史上就有群臣劝谏,要曹取代汉室,登基称帝。群臣都是跟着曹打天下的,为了不让这些心寒,也为了不违背自己的初衷,曹说了这样一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

意思是说,如果老天爷真的站在我这边,要让我曹魏取汉室而代之,那我做周文王。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哪怕不了解历史,但是看过《封榜》的也应该知道,因为纣王无道,周文王起兵反抗商纣,不过在起兵反抗的时候,周文王病死了,然后周武王继位,这才推翻了商纣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所以周文王虽然反商,却到死都没有推翻商朝统治。曹也想做这样一个:只要我还活着,你们就不能推翻汉室。

由此可见,曹对汉室的忠诚度非常高,至少也有90以上。

但现在曹面临的局面和历史上的他不同了,也和周文王不同了。

历史上的曹,因为有刘备和孙权这两个集团的声讨,再加上内部的政局也不是很稳定,所以曹到死也没有一统天下,当周文王当然没问题。

但现在天下已经一统,再无叛逆可讨,那曹还不登机,更待何时?

就算曹自己不想,他手下的臣子们却不会答应。

自从曹回到许昌之后,群臣几乎天天劝进,尤其是最早期跟随曹的那些文武重臣,更是恨不能直接把龙袍套在曹身上,直接山呼万岁了。

如果曹当了皇帝,他们这些臣子就能更进一步,功劳大的,甚至可以弄个公爵当当,可是曹如果不登基称帝,那他们这些臣子最多就是个侯爵。

公爵和侯爵,不光待遇不同,历史定位也是不同的。正所谓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群臣跟着曹打天下,也许一开始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施展本领的平台,但跟着曹打天下的过程中,却不小心把整个天下都打下来了,那文武百官的心思可就不只是施展本领抱负了。

他们想要荣华富贵,也想要历史地位。

任何朝代,开国皇帝手下的文武百官都是最容易被历史所铭记的,只有在朝代中期,没什么问题的时期,文武百官的名字才不为所知。

现在曹已经站在了开国之君的边缘,只差半步就能更上一层楼,文武老臣自是希望曹跨过这半步,然后他们这些,就可以得到一个极高的历史地位。

“丞相,你就算不为活着的考虑,也要为死去的想想。”有个将军激动的对曹说了这么一句话,将曹内心的防线打的摇摇欲坠:“郭奉孝、戏志才,还有典韦!他们都需要丞相为他们正名啊!”

这句话对曹的触动太大了,大到曹很难抵挡的住。

“孤要考虑几。”

给出群臣一个拖延的答复后,曹苦恼之间,又想起了自己的婿,于是叫上护卫马车,直奔逍遥侯府而去。

……

左小右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他的小子过得不好不坏。

首先,曹宪和马云禄见面之后,因为马云禄是妾,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马云禄见到曹宪,是需要行礼问安的,但马云禄却没这么做,只是简单的叫了声‘姐姐’,就完了。

和没规没矩的马云禄不同,曹宪从小生在曹家,因为曹有个贤内助,所以对孩子的礼节培养是很重视的,见马云禄如此没有教养,曹宪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有心教育教育马云禄,但马云禄在占据了一个院子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