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闻风而动(2/3)

间不雨则成旱灾,是以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之说,又有三年两灾,十年八年灾之说。

频繁严重的灾荒使得皖北一带百姓生活极为困苦,就是一般的地主在灾荒之年也不免挨饿,更遑论百姓了,这也养成了皖北百姓耐饥耐苦,善走善斗、风气劲悍、善于组织,敢于反抗的民风,这也是捻匪得以在皖北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原因。”

“听先生如此一说,皖北倒是一个难得的兵源之地。”易知足含笑道:“皖北百姓可善骑术?”

“善骑术?”包世臣微微摇了摇,“不曾听闻皖北之民擅骑术,不过,皖北地处平原,倒是多马驴。”说着,他试探着道:“可是西北来不及募兵?”

易知足点了点,“确实有募兵西北的打算。”

包世臣试探着道:“爵爷是打算赈济皖北?还是打算纵容捻?”

“当然是纵容捻。”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募兵也不要捻党。”顿了顿,他接着道:“给骆秉章回信,着他随时详细禀报捻况,着他向朝廷奏报皖北捻,不妨夸大一些。”

“爵爷这是要闻风而动?”包世臣抚须笑道:“不妨先试探一下朝廷的反应。”

易知足点了点,道:“江苏巡抚傅绳勋早有辞官之意,咱们帮帮他。”

包世臣道:“举荐谁?”

“徐继畲。”易知足道:“听闻他被吏部追究在福建巡抚任上之事,已被彻底罢官。”

这倒是个适合的选,包世臣微微颌首,徐继畲历任福建布政使、福建巡抚,办理厦门通商事宜,与元多有往不说,还著有《瀛寰志略》,对西洋的政治经济地理等都略有涉猎,又是新近被罢官,保举他为江苏巡抚,最是适合不过。

京师,海淀,军机值房。

海淀的军机值房在海淀著名的商业街老虎北侧的一条毫不显眼的胡同里,胡同因军机处而得名,称军机处胡同,胡同里的军机处虽是警戒森严,却是一溜灰瓦房黑门,毫不张扬,也不显眼,不过,比起紫禁城里的军机值房规模却是大了不小。

屋宇宽大的值房里,穆章阿从刚送来的几本折子中随手取过一本翻开,见的是安徽巡抚骆秉章禀报皖北大旱,二府一州十六府县灾民大量加捻匪,扰地方,恐有大规模发捻的可能,略微看了看,他轻叹了一声,提笔写了节略,两江这几年就没消停过,去年苏北黄河决堤,今年皖北又大旱,朝廷如今哪里还能拿得出银子来赈灾。

翻开下一本折子,一眼瞥见恳解东北封禁几字,他眼皮不由的一跳,细细看完,他眉立时就皱成了一个川字,俄国在东北频频越界,对黑龙江流域进行渗透,这事他不是不知道,沙俄在京师的传教士团还向理藩院递了一份照会,提出中俄两国对黑龙江河实行共同防卫,以杜绝外国船只进黑龙江。

易知足以此为借,打着守护东北边疆的幌子,公然要求朝廷改变延续了两百年之久的东北封禁政策,这实在是有点小题大做,俄国还敢强占东北不成?毕竟两国早就划定了疆界。

略微沉吟,他没写节略,咸丰对于易知足的折子素来重视,压根就没有些节略的必要,取过下一本折子,翻开一看,居然还是易知足的,而且居然是弹劾江苏巡抚傅绳勋年老体衰,积劳成疾,不堪封疆之任,举荐徐继畲接任江苏巡抚。

他不由的倒吸冷气,半晌做声不得,哪有以年老体衰,积劳成疾为由弹劾封疆大吏的?这一般是辞官之词,更何况,这个徐继畲才被罢官,这不是公然打脸吗?易知足想做什么?

再翻看下面的折子,居然易知足还有一本,不过这是说与俄国西北通商谈判事宜的,快速的将几本折子翻看了一遍,他才起身吩咐道:“备轿!”

匆匆进了圆明园,闻知咸丰帝在同乐园看戏,穆章阿不由的大是犹豫,咸丰酷看戏,这个时候求见,又是如此扫兴之事,怕是免不了一番雷霆之怒,好在不是什么急务,倒不妨等等,当即代了太监一句,他便出了园子等候。

想着咸丰不过二十出,继位之后却是灾荒不断,战事不断,国库空虚,财力枯竭,几乎没过什么舒心子,他不由的暗叹了一声,如果当初道光不强请易知足进京,不选择这位主子,而是立六爷,如今会不会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局面?

以元雄厚的财力,以南洋海军的战力,以易知足过的才和超乎寻常的见识和眼界,太平军根本就不足为患,朝廷财政也不至于如此困窘,更不用提心吊胆的时刻防备元。

易知足突然一反常态的弹劾江苏巡抚,保举被罢官的徐继畲,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允许.....,这压根不可能允许!若是允许的话,朝廷颜面何存?咸丰威信何在?可不允许,又的担心与元决裂,如今太平军在湖南已经站住脚,荆州战事形成僵持、广西战事打的异常激烈,此时与元决裂,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半个多时辰后,才有太监一溜小跑着过来,躬身道:“鹤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