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接班人(2/3)

况且慈安也没将事做绝,兵权掌握在僧格林沁手中与在奕?手中无异。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解除恭王伐倭大将军之职,着僧格林沁接替.......。”赵烈文斟酌着道:“太后似乎有意保留恭王的兵权......看来这总理大臣选,太后仍然还在奕?和肃顺之间犹豫。”

“不是犹豫。”易知足道:“是待价而沽,价高者得。”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大掌柜就听之任之?”

“不然呢?”易知足缓声道:“太后能够转变态度,促成朝廷顺利实施宪政,怎么着也得给点甜不是。”

赵烈文看了他一眼,道:“大掌柜还是属意恭王罢?”

易知足笑了笑,道:“我曾经对肃顺说过,他算是半个元。”

半个元?赵烈文登时反应过来,“大掌柜是想让肃顺接任?”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他二都是过渡。”

赵烈文斟酌着道:“四年一届,最多连任两届,少则八年,多则十六年......。”

对方虽没明说,易知足却是明白他的意思,当即不以为意的道:“十六年长了点,八年却是等的起,能否连任,还不是咱们说了算,惠甫何必担忧。”

祺祥七年在朝野上下对宪政的一片热议和争论中翻了过去,一转眼便是祺祥八年,已然过了元宵,上海依然有些冷,不过,有了地龙供暖的镇南王府的长乐书屋里却是感觉不到丝毫的寒冷,易知足夹着香烟看着倭国的电报。

倭国战事已基本结束,持续不断的战争再加上长达半年之久的大范围大规模的空前大饥荒,倭国急剧缩减已只剩下两成不到。

“大掌柜。”赵烈文轻声道:“如果持续清剿下去,只需再持续三个月,倭国就将灭绝,总得留点罢......。”

易知足闷声道:“一时的心软,留下的只会是无尽的仇恨。”

话未落音,就听的门外传来林美莲的声音,“大少爷、二少爷——。”

这两小子怎么来了?易知足连忙将电报夹进了书本中,抬眼就看见穿着西装的易正德、易正行两兄弟快步进来,今年二十二岁的老大易正德沉着脸,进门瞥了赵烈文一眼,他便径直问道:“父亲,对倭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他身后的老二易正行,二小子一脸的担忧,见的易知足看过来,他连忙微微躬身道:“见过父亲。”说着又对赵烈文道:“见过赵先生。”

赵烈文连忙起身还礼,随即看向易知足,微笑着道:“在下还有篇文章要写,先行告退。”走到门,他对着追上来的林美莲使了个眼色,两一道快步离开。

瞥了两兄弟一眼,易知足沉吟了下,才道:“坐罢。”

“父亲,倭国大饥荒真是为制造的?”老二易正行坐下后轻声问了一句,他是夫载通所生,是嫡子,正经八百的世子,只比老大小了一岁,相貌与易知足有六七分相似。

老大易正德却没坐,木桩子一般杵着,易知足也不理会他,摸出烟来点了一支,倭国战事虽然尽力遮掩,但如此大的事,根本就不可能遮掩的住,上海有不少补给船队往返倭国,两兄弟回来时间已经不短,听闻这事也不怪,但却没想到反应会如此之大,想来是受西洋的平等、权等思想的影响。

沉吟了一阵,他才缓声道:“对于战争的残酷,你们知道多少?兵者,诡道也,无所不用其极。伏击,夜袭,离间,投毒,火攻,断水,降瘟,屠城,坑俘,垒铸京观,阵前烹,携掳攻城,坚壁清野,决堤放水......。

不要跟我说什么天赋权,也不要跟我说什么平等,这世界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战争,有战争就没有平等没有权!”

易正德沉声道:“战争的目的不是屠杀!”

“哦?“易知足饶有兴致的道:“那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易正德登时为之语塞,不由自主的看了老二一眼,易正行苦皱了下眉才道:“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和维护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易知足赞许的点了点,道:“说说看,对倭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易正行迟疑了下才斟酌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鼾睡,孩儿认为,对倭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潜在的威胁。”

易正德接着道:“现在的倭国已经不具备任何威胁。”

“不要只看当前,目光要放长远一些。”易知足说着瞪了他一眼,“连基本的礼仪都忘了,居然当着为父的面对赵先生失礼,去,跟赵先生陪个不是。”

易正德犹豫了下,又看了老二一眼,这才不不愿的一个鞠躬,转身快步出了书房,易正行有些腼腆的笑了下,道:“大哥有些冲动,失礼之处,还请父亲见谅。”

易知足摆了摆手,道:“你对倭国怎么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