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时间之神库洛诺斯 (中)(2/3)

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传递

远古

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确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

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

依靠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

电报、电话

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

当代

计算机网络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碍。

功能

反应事物内部属、状态、结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减少事物的不确定

信息特点

别担心,信息虽然是不确定的,但还是有办法将它们进行量化的。们根据信息的概念,可以归纳出信息是有以下的几个特点的:

1.消息x发生的概率p(x)越大,信息量越小;反之,发生的概率越小,信息量就越大。可见,信息量(我们用来表示)和消息发生的概率是相反的关系。

2.当概率为1时,百分百发生的事,地球都知道,所以信息量为0。

3.当一个消息是由多个独立的小消息组成时,那么这个消息所含信息量应等于各小消息所含信息量的和。

根据这几个特点,如果用数学上对数函数来表示,就正好可以表示信息量和消息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式:=-log(p(x))。这样,信息不就可以被量化了吗?既然信息可以被量化,那么总得给它一个单位吧?的体重是以公斤来计量的,的身高是以米来计量的,那么信息量该以什么单位来计量呢?通常是以比特(bt)为单位来计量信息量的,这样比较方便,因为一个二进制波形的信息量恰好等于1bt。

信息与比特

有同学又有问题了:这么说我家2bt/s的上网速度,就是说每秒可传2bt的信息量啦?

这里的比特严格来说不是指信息量,而是指信号。本来是不可以说是几比特的信号的,但由于一个二进制波形(码元)的信息量正好等于1比特,所以在工程应用中,往往就把一个二进制码元称作1比特,信息量单位变成信号单位了。这虽然不严谨,但也不矛盾。我们注意在概念上区分就行了。

有同学还有疑问:假设有一个消息“狼来了”,通过信源编码转成了一个100bt的数据包,那么信息量就有100bt。然后把这100bt通过通信网络发送给了很多,很多都收到了100bt的信息量。可是有些觉得“狼来了”这个消息很重要,信息量很大;但有些又觉得无所谓,信息量很少。可是我们知道,这条消息的信息量都是100bt的呀,怎么又不一样了呢?

首先,我们刚刚说过,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但工程上也习惯把它作为信号的单位。这里所说的100bt就是指信号的啦。其次,通信中的基本问题,就是在一点再生另一点的信息,指的是点对点的况。但即使在点对多点的况下,由于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消息往往是指发送的某些符号。这些符号到底能携带多少信息量,与这些符号发生的概率有关,而对于任何接收端来说,这些符号发生的概率是一定的,不会说对这个接收机是这个概率,对那个接收机是那个概率。比如有一串符号221234,这串符号由1,2,3,4四个符号组成,假设四个符号出现的概率都是1/4,那么在这串符号中,2出现了3次,所以2所携带的信息量是-3xlog2(1/4)=6bt。我们需要明白,通信系统中传送的符号,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谈论的消息?“信息”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是“rton”,文中为“报”,我国台湾称之为“资讯”,我国古代用的是“消息”。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哈特莱(rvhrtley)于1928年撰写的《信息传输》一文中。20世纪40年代,信息的奠基香农(ceshnnon)给出了信息的明确定义,此后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意义的表述如下:

信息奠基香农(sh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这一定义被们看作是经典定义并加以引用。

控制论创始维纳(norbert wener)认为“信息是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换的内容和名称”,它也被作为经典定义加以引用。

经济管理学家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

科学术语

美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吉布斯(josh wlrd gbbs)创立了向量分析并将其引数学物理中,使事件的不确定和偶然研究找到了一个全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