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朝堂议事(1/2)
金銮殿前议事,文武百官齐聚,当这帮大凉最有权势的
从家中启程,抵达此地的时候,外面的天甚至都只是蒙蒙亮罢了,不过金銮殿上四处都已经点了照明用的灯盏,倒是丝毫不影响视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得不说,顾懿是一个非常勤勉的帝王,虽然按照老祖宗的规矩来说,朝会本就是每
例行的一个程序,但能够像他这样,基本上从不间断的,还是极少数。
有些时候,哪怕只是做到了标准以内,都已经足够引
瞩目了,因为这世上的绝大多数
,甚至连最基本的标准都做不到。
只可惜,自从那件事传回京城之后,这一个多月以来,朝会算是完全地闲置了下来,甚至连私下里的小会都没有再召开过,这期间,连出
皇宫的官员,都极少极少。
当然了,这件事大家都理解,毕竟君王也是
,是
就有七
六欲,比之那些因为自身的
*欲而弃江山社稷于不顾,从此不再早朝的历代昏君们来说,因为丧子之痛而暂时无法正常举行朝会的陛下,绝对是他们能够宽容,同
,甚至由衷感到钦佩的。
故而,这是自大凉在各处战场获胜,解除了立国以来最大危机之后,所举行的最完整的一次朝会,这气氛本该很是不错才对,可只有真正到了此间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一些尴尬。
无他,盖因原本在朝堂之上风
最盛,势力和影响力都算是最大的几个党派,都因为战事的原因而被波及,多少
因此而失势,多少
甚至因此下了诏狱,眼看暗地里风起云涌,似乎他们不再能像往常一样从容地掌控局面,这让他们怎么高兴的起来呢?
朝廷是朝廷,个
是个
,对于大多数
来说,第一时间都只会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就是为何有的官员为了一点蝇
小利就可以出卖珍贵的
报,让国家蒙受千万倍的损失。
晋国蔡京为了独揽大权,可以故意配合大凉,让晋国百万大军战死,让晋国丢失两州三郡,这些凉国朝堂上的官员,在自身利益都受到损害的
况下,也肯定不关心大凉赢没赢。
别的不说,原本靠着顾苍的个
影响力,风
一时无两,在朝堂独占鳌
的太子党,现在已经基本上分崩离析,只剩下少数的核心成员还在彼此抱团取暖,商量之后该如何继续保持原本的地位。
做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少
盯着你的位置,就等着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呢,他们哪怕只是为了自保,也得动脑筋,只是哪怕就这么一小撮
,也是各怀心思,四处寻找其他门路,当然了,这里面肯定不包括张家
就是了。
幽州党就更别提了,连幽州大本营都已经被捣毁了,他们最大的靠山许锦棠倒了,幽州兵权旁落,原本的领袖诸如许仕杰等
,现在基本上完全赋闲在家,再说本来武官的地位就略低于文官,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样一来,他们更是完全失去了话语权,连立足都难了。
这其中,被影响最小的,应该算是江州党,虽然江州党成员多是世家子弟出身,而且其核心成员大多被这次三地世家联合叛
所殃及,可第一点来说,他们支持的两位皇子,也就是顾渊和顾海在这件事上的牵连极小,这就得得益于他们两
和江州何家很早便切割开来了,无论是因为传统世家一向讲究一句“嫁出去的
儿如泼出去的水”,还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天,所以选择明面上早早切割,暗地里两
下注,但总之,顾海和顾渊虽然无功,但也无什么大过。
第二点,也算是世家之
的核心起因之一,哪怕大凉这些年在顾苍的全力支持下,大力地推动教育普及,但能够上的起学的,还是算少数,暂时来说,朝堂中坚,还是这些世家豪阀出身的子弟居多,这一点很难立即得到有效的改变。
况且抛开一些诸如“叛
”等原则
的错误,一个官员的升迁与罢免,完全只看朝廷需不需要他,绝不可能去看他的
品,以及犯过什么错,哪怕他是一个
佞小
,只要朝廷需要他,他照样可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这一点,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便是“条条大河皆可灌溉两岸田地,绝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为政者,本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太子党失势,幽州党倒台,这眼下正是江州党
崛起的大好时机,所以在朝堂上,也唯有他们这一批
的脸上,还多少带着点笑容,其他
要么是面无表
,闭目养,把一切心思都藏在肚子里,要么就是一副遮都懒得遮掩的苦瓜脸。
随着掌印大太监韩貂寺尖着嗓子喊了一声“朝会开始!恭迎陛下”,底下原本在窃窃私语的文武百官此刻皆
一肃,一边恭敬行礼,一边高声喊着例行的吉祥话,等待着陛下的驾临。
暂且不提里面的
况具体如何,在大殿之外,大凉的几个皇子却是再度重聚,只是此刻各
的心
,已经与当初大为不同了,不过区区一年不到的时间,几个
的
生,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皇子顾渊和四皇子顾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