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纵横人界 第1151章 明岛遇故人(1/2)

丹海气等同于法力、灵力、真气,皆为气的一种,乃是修仙者通过后天修炼而成,丹海为后天之气的升华,自然为后天之,而元空间、识、念等则类属先天,《铸术》的核心所在,正是将先天之与后天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以达到质的飞跃。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起来,杜凡所修的功法、秘术、通等,皆不在少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识类法门,却只有《噬灵诀》一种。

元婴期之前,《噬灵诀》功法对识之力的提升异常显著,尤其是筑基期阶段,当时修为只有筑基期大圆满的杜凡,其识强度就已堪比元婴前期大能了,当然,这不只是《噬灵诀》功法的作用,还与他三个灵魂光球有关。

修真界众所周知,修士的念源于识,而识则藏于灵魂光球之中,故而从理论上来说,杜凡的基础识就是其他修士的三倍,后来又从任子文那里学到了灵魂博弈、打牌等用以互的偏门之法,再加上《噬灵诀》这个正统的修真秘术,才使自己的识之力远超同阶。

不过自元婴期之后,或者准确来说,是而后立、走出自己的路之后,无论是灵魂互法,还是《噬灵诀》,对杜凡的识增幅都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只能随着修为的提升缓步增强,尽管如此,他的识之力依旧恐怖,远非同阶可比,甚至已经超出了一级界面的范畴。

换句话说,只要还在一级界面,他当下的识强度,足可受用一生,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在意识修炼,以至于在这方面一度“荒废”,如今获得了根前辈传下的《铸术》,让他对识修炼再次燃起了兴趣。

当然了,这不止是兴趣的问题,很多高功法的参悟与施展,大威能法宝的祭炼与纵,阵法、幻术的辨别与解,均要依仗强大的识作为支撑,同时识也是自身战力的一部分,倘若识之力足够强大,一念万法也不算什么难事。

《铸术》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将后天之源源不断的引元空间中,完成与先天之的融合,继而将所有识都融合、并淬炼一遍,就如同换血一样。

按照功法所说,当这一部分修炼完成,修炼者的识强度至少可以在原基础上提升两倍有余,具体效果如何,还要看修炼者的资质与造化。

……

一个月后,杜凡缓缓睁开双目,抬手打出一道法决,无名岛轻轻一颤,遁速瞬间降下大半,但是方向不变,依然朝着地煞群岛所在北上而去。

很明显,杜凡的修炼并不像预期的那么顺利,若想修成《铸术》的第一部分,还要在原本计划上增加一些时

……

时间匆匆,又过了一个月,无名岛载着杜凡,在云端之上一掠而过。

极目远眺,前方海面尽,有几个模糊小点隐约可见,正是地煞群岛南部边缘的几座小岛,这些并非七十二岛之一,只是其中的附属岛屿。

杜凡盘膝而坐,双目紧闭,其元空间中,三个灵魂光球彼此相隔不远,以三角阵型原地旋转,散发出丝丝缕缕的青色幽光。

细看之下,三个灵魂光球的个要比以前大了半圈不止,而且表面荧光流转,似乎多了一些什么东西。

不知过了多久,三个灵魂光球停止旋转,各自涨缩变化起来。

片刻后,灵魂光球消失,化为了三个青色小,它们比起从前的样子不仅高大了倍许,体表赫然还多出了一层光质的铠甲,其上隐有符文闪烁。

光质的铠甲几乎覆遍灵魂小全身,只有五官、手足等少数部位显露在外,让它们看上去多了几分英气。

下一刻,三个灵魂小竟然同时身形一闪,战在了一起,身影错,拳打脚踢,速度之快让眼花缭,阵阵无形涟漪从战团之中扩散开来,漾整个元空间。

不过也就一炷香的工夫,三个身披铠甲的灵魂光球便停止了战斗,各自身形一阵变化,重新化为三团青色的灵魂光球。

……

杜凡睁开双目,收功而起。

此时,无名岛已经载着他地煞群岛腹地,湛蓝色的海面上,岛屿零星,点缀其中。

一个时辰后,一座巨型岛屿出现在杜凡视线中,他脚尖轻轻一点,无名岛通体光芒闪动,瞬间化为迷你状,没其袖中。

杜凡向下望去,似乎看到了什么,嘴角不由泛起一抹笑意,其身影渐渐虚淡了起来,很快消失不见。

……

明岛,一片金黄色的沙滩上,大小不一的石四处散落,海伴随汐涌来,一遍又一遍冲刷着这片沙滩。

岸边一块巨大的礁石上,一名灰袍男子手持鱼竿,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

这个很是怪异,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就像一个石一样,不曾散发出任何的生命波动,时常有海鸟飞来,在其身上驻足,不多久,再次起飞,而这个手持鱼竿的怪,至始至终都未曾动过分毫。

杜凡站在远处,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