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秦曹袁刘去颍川(2/3)

峰笑道:“巧了,我准备去颍川涂山一趟,散散心。不知二位仁兄,去那座山散心呀?”

袁绍和曹闻言一阵尴尬。曹忽然一拍大腿,叫道:“哎呀,要不说咱们是弟兄们,吾和本初兄也说去颍川涂山散散心。”

“对对对,对对对。”袁绍尴尬笑道:“咱们兄弟果然想到了一处,既如此,不如一起去吧。”

“既如此,就一起吧。”

于是,三并马而行,由于时间紧,快马一鞭。

“大们,等等流弊……。”刘备马不行,一路吃尘土,大叫不断。

……

话说颍川郡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青山绿水之间土地肥沃,虽然经历了黄巾之的磨难,但是与其他地方相比,已经恢复了太多繁华和热闹。

郡中民风淳朴,文墨客极多,实乃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名士源地之一,细算起来,三国名士十之**都出自这里。

颍川郡多是山地,颍川书院倚山而建。坐落在郡城郊外的涂山。

值得一提的是,书院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司马徽“开班”后,荀家就捐出来做学堂。这也是后世的荀彧能够为曹介绍太多贤才的原因之一。

第二稍晚些的时候。秦曹袁刘四,四匹马,就来到了涂山下。

涂山虽然没有华山的险要,泰山的雄伟,但也是峰峦叠嶂。高处峰突起,云雾缭绕。让一看,就知道是隐士隐居之地。

秦峰一天赶路十分急,这是因为距离出征的期渐近。但既然已经来到了涂山脚下,就不着急了。

于是秦曹袁刘通过唯一的山路,上山。

然而刘备打马先行。

秦峰不屑,心说这又不是赛跑,你以为跑第一,就能够招募到军师?

他不在着急赶路,反而是信马由缰中。整理起风尘仆仆的行装。曹和袁绍恍然大悟,心说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于是他们也不着急了,也开始打理打理。

掏出白毛巾擦汗,袁绍也是用毛巾“搓背”。

就在这里,遥远的山上,传来嘹亮的山歌之声。

歌词是这样的:师傅叫我来巡山~,我在山上转一转~,拿起我的弓,背上我的剑。生活多姿又多彩~。师傅叫我来巡山~,抓个猎物做晚餐~,山中的茶,无比的甘。不羡公侯不羡官。

秦峰闻之“肝胆俱裂”,心说什么况,怎么听起来很像《大王叫我来巡山》。

一马当先的刘备大喜,暗呼道:“歌声透露出闲云野鹤,隐士睥睨天下的怀,此必定是大贤也!大贤。吾来也!”

和袁绍对视一眼,急忙快马一鞭,追了上去。

秦峰看到他们三个都跑过去了,无奈也是打马上山。

话说刘备跑在了最前,又将马术挥到了极致,马儿跑的飞起,直如同刘备追寻军师的飞起心一般无二。

然而忽然之间,风云色变,只听咻的一声响,路右边树林里飞出一支弓箭。

要说刘备,大小几十仗,也是有能力的。听风辩位,大惊失色,急忙一拽马缰。那马儿希律律立而起的时候,刘备躲过了这一箭,但弓箭贴着马鼻子飞了过去,锋利的箭尖顺带脚给马鼻子开了血槽。

刘备的马不行,不够镇定,当时就受惊了。

马惊了,撒蹄子直奔。原本马儿是直着顺道上山,但刘备见马惊了,就收笼。这一收笼,马跑偏了,直接就冲进了左侧的树林里。

“哎呀,怎么回事!”后面的曹和袁绍看到刘备马惊了,也是吃了一惊。

而秦峰最后到来事地点,当他到来的时候,就听到扑通一声巨响。他也是吓了一跳,举目四望的时候,找不到声音的来源地,又没看到刘备,急忙道:“生了什么,癣多呢?”

和袁绍都回看他,又一起手指前方,道:“刘备的马惊了,跑前面去了?”

呢?”秦峰忙问道。

和袁绍回过去,没有看到。曹脸黑,“咦,呢?”

袁绍大,惊呼道:“这骑的什么马?一路上也没有看出来竟然能跑这么快,一转眼就没了。”

“救命,救命呀!秦大,曹大,袁大,快救流弊,救流弊!”这时,前方传来呼救声。

秦峰三赶忙过去查看,曹和袁绍当时就呆萌了,而秦峰乐了。原来刘备不是跑没影了,是掉进了一个坑里,又没有完全掉进去。此刻的刘备骑在马上,马后腿搭在坑的一侧,马搭在另一侧,如同一座桥一般,没看到前腿,估摸着是到了坑里。

这时候的刘备直如同骑在悬崖边的独木桥上,他不敢动,生怕一动,马就下去了,他紧跟着必定也就下去了,谁知道坑有多

秦峰笑道:“不愧是流弊,都是车到悬崖一半悬空不敢动,你倒是开创了先河,搭桥搭到了坑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