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草灰蛇线(5/6)
许是为了壮胆,大声朗诵着儒家典籍的内容。
进京赶考的穷书生,他的眼很明亮。
她飘然落地,问道:“这块匾额能够不做更换吗?”
点
道:“有何不可?至多百年,我就会将这座府邸原封不动地还给夫
。”
鬼缓缓前行,与
擦肩而过,就这样走向远方。
她自言自语道:“山水相逢,再无重逢。”
她转
笑道:“府邸枢纽,就在匾额。我已经放弃对它的掌控,之后能够取得几分山水气运,就看你自己本事了。”
疑惑问道:“你不恨大骊王朝?他们为了让你继续坐镇此地气运,故意对你隐瞒了实
真相。”
鬼一言不发,飘然远去。
————
有一座别业,隐居于黄庭国北方山林之中,山水险峻,不过由于附近有一处风景胜地,江畔山壁之上,有晦涩难解的摩崖石刻,每一个字都大如斗笠,使得游
不断,加上这栋宅子修建了一条可供马车通行的宽阔山路,所以算不得
迹罕至,时不时就会有
路过借宿或是休息。
别业主
是一位
矍铄的古稀老
,身份相当不俗,是黄庭国的前任户部侍郎,老
一向好客,无论登门之
是达官显贵,还是乡野樵夫,都会热
款待。
今夜月圆,山林和江水之上铺满月辉。
一年到
都无
问津的某处小渡
,有提着一盏昏黄灯笼的老
,腋下夹着一本泛黄古籍,独自从宅院走出,下山来到并无一艘野舟渡船的渡
,从袖中掏出一件拇指长短的小木舟模子,轻轻抛向小水湾中,在距离水面还有一丈高的时候,小木舟突然变大,最后变得与寻常舟船无异,它轰然砸在水面,溅起无数水花,在寂静
夜里,声势尤为惊
。
老
登上小舟,却没有木桨可以划水。
老
抬起手中灯笼,松开手指后,去抽出腋下书籍,那盏本该坠落的灯笼,诡谲地悬停在空中,散发出柔和的洁白灯光。
老
盘腿而坐,一手捧书,一手翻书,小舟自行驶出小水湾,去往水流相通的大江。
老
翻书的速度极其缓慢,今夜的江水
天荒地格外平静,小舟几乎没有任何晃动。
当老
乘舟来到那处石壁下,才抬起
,望向那些无
能解开谜底的古老文字。
准确说来,其实有
在不久之前,给出正确答案了,是一位大骊王朝的白衣少年,看着不过十五六岁,却能够一语道
天机,说那是“雷部天君亲手刻就,天帝申饬蛟龙之辞”。
哪怕老
见过了无数次的春荣秋枯,那一刻内心仍是惊涛骇
,只是脸色没有流露出来而已。
老
收回视线,心
复杂,微微叹息一声。
树欲静而风不止。
被一叶扁舟压着的大江水面之下,所有鱼虾蛇蟹
等等,一切水族活物,几乎全部匍匐在江底,瑟瑟发抖。
老
收起灯笼和书籍,
与舟一起沐浴在静谧月色里。
老
又变出一只酒壶,不急于马上喝酒,环顾四周,唏嘘道:“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喝酒喝酒!”老
哈哈大笑,开始饮酒,一
接一
,小小酒壶,瞧着不过一斤半的容量,但是老
已经喝了不下百
酒。
最后老
喝得酩酊大醉,脑袋晃晃悠悠,随手将那酒壶丢
大江,便向后倒去,扑通一声,直接躺在小舟之内,呼呼大睡。
小舟继续逆流而上,突然小舟
部微微上翘,离开水面,然后整条小舟就这样离开了大江,向高空飘
而去。
越来越高。
小舟穿
了一层又一层的云海,大江早已变成了一根丝线,整座黄庭国变成了一粒黄豆,东宝瓶洲变成了一寸瓶。
当老
悠悠然醒来,已经不知小舟离开大地有多远,距离天穹有多近。
小舟轻轻摇晃。
又是一条大河,只是不同于
间,这条大河仿佛没有尽
,群星璀璨,无比绚烂。
老
色悲怆,嘴唇颤抖,喃喃道:“酒呢?”
古稀老
重新仰面躺下,闭上眼睛,像是记起了最不堪的回忆,满脸痛苦,一遍一遍重复呢喃,“我的酒呢,我的酒呢,酒呢……”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一位潇洒儒士站在大江畔的石崖之上,等待那一叶扁舟的返回。
正是观湖书院的崔明皇,作为宝瓶洲最著名的两大儒家君子之一,他曾经亲身参与过骊珠
天收官。
他在收到两封密信后,就赶来此地,要替国师崔瀺和小镇杨老
,一起跟这条老蛟做笔买卖。
因为大骊如今拥有世间最后的半条真龙。
这是最大的筹码,其实也是唯一的筹码。
————
老城隍旧址,秋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