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太原之行(2/2)

七年,当时名为晋阳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太原郡的郡治所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太原也一直作为西北重镇而存在着,到了清朝,太原在西北的政治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无论巡抚衙门,还是提督,学政,布政司,按察司都并治在此。

清代太原城的基本廓是在明初太原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城周有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城墙上包着砖石,城外的护城河达三丈,共有八座城门,南边分别为大南门和新南门,东边为大东门和小东门,北边为小北门和大北门,西边为旱西门和水西门。

太原城内最巍峨的建筑当属位于城内东北角的明代晋王府,这里在清初的时候曾因战火而焚毁殆尽,后来才重新修葺起来,太原府当地的富贵家由于怀念晋王府昔的辉煌,便仍将自己的宅院建造在晋王府附近,由此太原城便慢慢形成了东北富西南穷的格局。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