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团队(1/2)
这间工作室位于一区一楼临街的位置。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只有十一二平方左右,小了是小了一点,但里面桌椅展台都有。
李焕拨通了转租上面的电话号码。
两边一沟通,对方也很积极,不过半小时就从宿舍过来接。
这个前工作室的负责叫李阳明,大四,雕塑系,几个同学组队霍霍一阵。
后来为了专心做毕业设计,就停了下来。
工作室还剩半年的租约,到期后可以自己找管理员续签。桌椅和展台展架一并低价转给他们,这些东西质量一般,但外观还过得去,正好用的上。
砍了一番价,和租金一起,两千搞定,一手转钱一手钥匙。
分别前,李焕和李阳明介绍了自家新工作室的业务范围,提出如果有需要代卖的东西都可以联系他们。
真正用心创作的作品价格较高,只能选一部分作为店铺的中端和高端产品,丰富产品结构,提升店铺层次。
若是作为主打,不符合他们小店初期的运营方针。要说利润,当然是做高端的利润大,但一吃不成胖子,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最稳妥。
现在主要销售和收上来的,普遍是他们前期练手的小玩意。
对比机械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它们不仅是纯手工,而且材质做工到品相,整体质量高出许多。
尤其是收购价格,好把控。
毕业在即,李阳明和他的同学正为这些东西发愁。
也不是谁都有耐心去摆摊,而且这么多买给谁呢,丢了可惜,带走也麻烦,要做纪念挑几个好的就够了。
只要价格稍微合适一点,都不得卖掉。
之前李阳明的工作室里主要做定制订单,卖的很少。
两一提起,正中他的下怀,并约好下午三点去教室和宿舍看货。
至于说卖出后再付款,李阳明表示理解,也很爽快的答应。毕竟他们也不是真在意那点钱。
每一个陶器,都是他们亲手制作,虽然没什么艺术,技艺上也有所欠缺。但承载了他们的回忆和成长。
能得到妥善对待,自然是最好。
李阳明走后,商文和李焕又在其他有家具的转租工作室挑挑选选。
以860元的价格买到一个双座的沙发和茶几、以及一盏造型简单的落地灯。
比商文原本的预算低了一千多,也比预期置办的更齐全。
在马路对面的超市里买了打扫用的东西,把工作室简单收拾出来。
沙发是布艺的,有点污渍,商雯就在园区里一个服装工作室花几十块钱裁了块豆沙绿的布铺上。
几个小时下来,整个工作室已经焕然一新。
杨嘉露起床后见商文不在,打电话来询问。
得知她在外面有事,便和班上的几个同学一起去市中逛街。
李焕去打包了两份外卖回来,吃完。
继续讨论工作室的规划,没一会和李阳明约定的看货时间就到了。
李阳明在班级群里发了个消息,立马有十多个同学都表示有这样的物件要卖。
东西太多,一直忙到晚上,都还没有看完,于是约定第二天继续。
每样选中的货品都要拍照,记录,定价,因为是卖出后再付款,每件货还要注明制作和联系方式等等。
很是琐碎。
中间也有点小麻烦,能协商的尽量协商,以李焕的忽悠神功,一一解决。
选好的货品,今天仓促下没有准备,不好带走。
约好明天大家订个时间各自拿到宿舍楼下,李焕再找来搬。
直到晚上回到宿舍,李焕才有时间感叹,这贼船开的太快了,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做了这么多事。
第二天上午,继续看货。
李焕叫了三个关系好的朋友一起,去把昨天选好的货分别打包,贴上条目和照片,运回工作室。
三见他一本正经,搞得有模有样,笑闹着要他带着一起飞。
李焕号称“际花”,实际是个很仗义的
。
经不住大家一阵阵打趣,他盘完货,就给打电话给商文,说自己这边几个朋友想要加,他想把自己的那份匀出一部分给他们。
这意思是要增加合伙。
合伙太多是创业大忌,不患寡而患不均,出力不均,利益分配不均,都容易让团队垮掉。
友多数时候也经不住这样的考验。
但都觉得自己是个例外,说多了也没用,商文便没有多费
舌。
何况有她在,出不了什么子。
工作室不可能一直就他们两个,之后也会扩大团队。
创立第二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