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异类份子(1/2)
话不投机半句多。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很快,善于察言观色的年京很敏感地看出了宁卫民的拒千里之外。
于是颇为识趣地让他独处,去关照其他客了。
不过宁卫民的感受却并没有因此舒服多少。
因为当其他跟他搭讪时,他才真正开始认清,在这样的氛围里,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异类份子。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里的年轻,不但自己本身前途光明,而且他们的父母亲
,也都具有一定社会地位。
有知名演员的儿,有大学教授和艺术家的孩子,当然也有一些商业
和外事
的后代。
所以往往与他们聊不了两句,这些就会把关注重点放在宁卫民的家世上。
“啊,姓宁?这姓可少见,你父亲一定是市商业局的宁处长了,对不对?”
“呃……不是不是,我跟商业局那位宁处长没什么关系……”
“噢,那你认识‘艺’的宁主任吗?”
“勉强说,我应该属于纺织系统的。”
“噢,我对纺织系统不是很了解的,不过我有个朋友,倒是家里有在纺织局!也许你们可以聊聊,也许还认识呢。潘伟你知道吗?他爸的职务是……”
“不,我们肯定不认识。其实你误会了,我说我自己在一家服装公司上班。皮尔·卡顿你听说过吗?”
“皮尔·卡顿!啊,我知道那个牌子!国际名牌啊?美国的还是英国的?霍欣就是那个公司的。那你们一定认识吧?”
“是的,今天就是霍欣带我来的。不过这服装品牌来自于法国。”
“嗨,反正都是八国联军之一。难怪了,原来你是外事儿的
,那你父母是国通社的驻外记者,还是外
官?”
“我……”
没治,真没治了。
宁卫民感觉自己仿佛进了现代《镜花缘》的故事里,来到了一个什么“拼爹国”。
之后的二十分钟左右,他就是不断地应付这样统一的询问模式来度过的。
然而最让他感到奇怪的是。
这些在乎他的家世,在乎他父母的职务,更甚于他本身的工作。
一旦得知他是个无依无靠,没有跟脚的之后。
哪怕本身的职务和工作并不如他,这些也会生出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来。
似乎他们是相当不屑于和他这样“没身份”的打
道的。
于是当厌烦这种语言套路后,宁卫民终于懂得了怎么愉悦地来解决掉这样的骚扰。
再有来攀谈询问他的出身,他就号称自己是“北炮”的。
对方如果做出敬仰的姿态,试图再进一步询问他父母的具体职务时。
他就会故意恶作剧地说,“哦,我爸是做灯罩的,五级工,我妈是做灯丝的,三级工,北方灯泡厂嘛。”
这样就会把对方的嘴用吃惊彻底堵住。
然后多半会带着如同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和后悔,支支吾吾地主动远离他。
宁卫民根本不怕得罪。
在这里待的时间越久,他就越能看清周围这些的肤浅、幼稚和虚荣。
这些嘴上没毛的小瓜们,根本就没长大呢。
他们发自内心地迷信朋党关系,却又总做出一种与众不同,愤世嫉俗的样子。
他们最大的喜好就是肆无忌惮的议论时政,夸夸其谈的放言天上、地下。
张就是中央谁谁又怎么啦,一个个
气大得很。
好像国家给他们治理,什么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其实他们的理论见解又有多少切实的基础呢?
没有!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
这些辩论国家大事,无非是显示自己不同凡响罢了。
而除此之外,他们聊天的内容,就剩下一起去郊游,搞演出票子,去吃西餐的种种享受了。
还有些,喜欢故作高
走文艺路线,自称是什么“沉思的一代”。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其实也是瞎扯淡。
他们的身上不但缺少舍我其谁的豪迈,也压根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为了标榜自己有学问、够文艺,他们要么当着男男背雪莱的诗,聊世界名著。
要么就引经据典的,拿文艺名
给自己对文艺观点背书。
一会儿肖邦、柴可夫斯基怎样怎样,一会儿莫泊桑、米拉说过什么样的话。
瞧那些那一本正经,故弄玄虚的样子。
好像就研究怎么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化了,研究怎么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