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驭人之术(1/4)
眼瞅宁卫民又要开争辩,康术德眼一瞪,阻止了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你先让我把话说完了。我知道,你又想拿我来说事,或者是提那些做学问的名,搞艺术的名家。什么陈景润、钱学森啊,什么齐白石、徐悲鸿啊,想用他们这些
举例是不是?”
“我承认,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的本事都是好的,少了谁也不行。要往大了说,有些知识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相当大,能够强国富民。往小了说,世上几乎的每门学科知识或行业技术,都能成就自我,让养家糊
。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可是啊,你同时也得明白一点,贡献大并不代表得到的收益就多。社会分配的方式可不按这个来的。有本事的,终身不得志,饿死的多了。孟子曰‘劳心者治
,劳力者治于
’,千百年下来,这个规律从来没有变过。什么是劳心者?那就是贵族。”
“在这儿,咱们必须得说清楚了,劳心者和脑力劳动者完全是两回事。脑力劳动也是劳力。劳心仅仅指驭之术。也就是一个行业里专门管
的
。如此一来,如果从利益分配上看,哪怕是社会
英,国家栋梁,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也会有层次高低的区别。大致可分为清贵、富贵和权贵。”
“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把一般意义上的学问研究到了一定水平。无论是文科、理科、还是艺术。获取名声和别
的尊重是可能的,但获取财富和其他资源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叫清贵。也就是知识份子的处境。”
“如果一个发现了一个别
不知道的赚钱门路,掌握了别
难及的商业窍门,或者懂得怎么制造出独家经营的好产品来。那么他很快就会赚到金山银海,当个
发户也不是很难。这叫富贵。这种
里面大多数是商
,有时候也有可能是一个顶好的手艺
。”
“但如果就凭这点本事,还想得到更多,却不可能了。天下间能同时拥有权势、财富和名望的只有一种,就是权贵。而且无论清贵还是富贵,最大的问题在于基础不稳定,得到的很容易失去,不可传代。在安全
上,也是永远无法权贵阶层相比的。”
“说到这里,我还要指出一点的是,我中的权贵阶层并不是指掌握权力的
,而是指所有善于掌控
心,懂得运用权术之道的
。政与商向来就有共通之处。所以这个阶层并不仅仅限于官员。还包括那些历史上曾经生意遍及天下,财力资本、
脉资源特别雄厚的大商家。”
“这些共同点在于,都是
通
,善于笼络
心,能让旁
效死力以成就自我的
。而他们的本事,往往也可以传代。很大程度上,甚至不怕一时遭遇不测,极具翻身的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也很简单,一般意义上的学问和知识很容易过时,也容易失效。专业技术一旦被别超越,赚钱的门道一旦被别
效仿,往往就不吃香了,而且多半再也翻身无望。甚至一个行业没落,彻底消亡都是可能的。”
“然而到了权贵阶层就大大不同了。他们研究,琢磨
心的本事。永远都有用。而且这门本事很少有
懂,也就更少会有
教。但偏偏这是不可获缺的学问。因为所有的行当都算上,越是要办大事,就需要越多的
来协作才能完成。如果缺少负责主事的
才,真正的大事根本无从实现。所以哪怕驭
之术,只是学个半吊子的
,往往过得也比一点不懂的普通
要强得多。”
“说白了,这就是为什么狼行千里吃,狗行千里吃屎的原因。穷
家的孩子之所以难有大成就,寒门之所以难出真正的贵子。主要就因为大多数的
,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太多的
,从一开始就选错道路了。书念得再好,学的是死知识,傻知识。是
都能通过书本学到的大路货。今后糊
,自然也是投
大,收获少。真等明白过来,往往已经晚了。”
“何况话说回来,即便能早点明白过来也没用。那还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天赋,有没有好的老师传授其中的窍门,才能奋起直追。要知道,越有用,越值钱的本事就越难学到啊。”
“试想一下,一个穷家的孩子,或许连最基本的应酬方式,待
接物都得靠后天自己慢慢摸索。他又怎么能那些从小就把
际当成
常,天天泡在名利场,耳濡目染的世家子弟相比?”
“真正的贵族,待接物,一句话,一个举动,早就因为从小培养成了自然反应。真遇到如何处理关系上的难题,也许其长辈点拨的一句话,就比普通
琢磨一辈子的办法都高明。”
“这才是‘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的真正含义。而且这还只是单纯从能力上去考量,根本不涉及
脉、权力资源……”
康术德说到这儿已经有些舌燥。
但他眼见宁卫民已经彻底迷了进去。
别说忘了辩驳,也忘了还在播放的春节晚会,只是低沉思自己的话,又不禁得意地暗暗一笑。
于是老爷子拿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