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罗公子(1/2)
宁卫民此时的形容,那就跟动画片《济公斗蟋蟀》里的罗公子一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看到济公变出的小蟋蟀咬跑了大公。
那是彻底的大脑炸,认知颠覆!
他的眼睛瞪得溜圆,嘴张大,恨不能塞进一个
蛋去!
康术德看他一眼,嘴角不禁抽了抽,才强忍住笑意。
因为怕自己绷不住真笑出来,便不再看他。
只把双目望向青天,摆出一副高姿态,施以教训。
“你是不是觉得我当年的运气也挺不错啊?可我要告诉你,运气这东西虚无缥缈,压根做不得数的。说你有你就有,说你没有也么有。因为说到底,这行,魄力、知识、眼界才是根本。运气不过是这些东西局部的表象而已。甚至很可能只是假象。”
“打鼓儿的必须得博学。否则见到宝贝也很可能误当成废品。打鼓儿的要是肚子里没真学问,见什么都怕‘打眼’,凡是不懂的货品皆不敢收,那老天爷送到手的发财机会也会错失的。打鼓的要是没有求知欲,不求甚解,就指着走运了,浑浑噩噩混子。那样也就没有运气可言了。”
“你还别不信,我再跟你说点过去的事吧。1945年8月15,
本投降,国家光复,这知道吧?之后的几个月,京城的
本
就跟被烧了窝的马蜂似的,全急着要撤退归国,忙和得团团转。因为船票紧张,又不等
,他们走得很匆忙。许多东西只能低价销售,这无疑造成了短期内旧货业的黄金期,让全城打小鼓的都跟着发了财。”
“甚至有许多一时卖不出去的东西,本
只能堆在街门
,上面写着‘自由持取’的白条子。‘自由持取’是
本话,用咱们的话说就是‘随便拿’。当时许多
本
居住过的胡同,都有老百姓来‘捡洋落儿’,大家是真没少占这种便宜。”
“我那个时候,当然是最开心的一个。首先能挺起腰杆儿做了,看着过去趾高气扬的
本
如过街老鼠,变得惶惶不可终
,解气。其次,也确实赚钱啊。每天生意多得忙不过来,那段时间我专跑
本
的驻地,无时无刻都在割
本
的
。谁让他们战败了,急不可耐的想逃回去呢?敲
本
的丧门鼓,不缺德,反而心安理得。”
“我要去得早了,赶上本
正在变卖家底儿,就连懵带诈。往往能以三瓜俩枣,一壶醋的价钱买到极好的东西。如去的晚了,即使
本
已经走了,差不多也总能捡点什么,不至于空手而归。”
“我那时候白捡过一摞写着‘有田烧’的大盘子。那是本有名的瓷窑,就跟咱们的景德镇似的。还‘持取’了两把理发的推子,同样是
本货。嚓嚓嚓,推起
发很快,一点不夹
发。但最挣钱的一回,是我参与一个
本贸易商社的现场拍卖会。纯粹凭眼界和见识,赚了一笔大钱。”
“当时这个商社为了清仓甩卖,一下召集了好几位比较有实力的旧货商来看货。宋先生也接到了邀请。但因当天他另有别的要事去谈,只好临时委派我代表他出席。应该说,这个本商社还是挺
明的,想要让我们彼此竞争,卖个好价。可他们错在了错判了形势,以及不通咱们的国
了。”
“要知道,过去各行各业都有行会管着呢,怎么经营都有基本的规矩。谁不能违反,否则必定招致行会惩戒。那后果可比今天被工商部门罚点款严重多了,弄不好就没法了。原本呢,打鼓儿的就有行规,同行必须‘抱团儿’,一致对付货主。所以
本
想让我们彼此竞争,互相掐架,那是打错了算盘。”
“何况当时可做的生意太多了,根本就忙乎不过来,也压根犯不着同行之间彼此斗心眼儿啊。结果现场就弄得本
特别尴尬。一件货物拿出来,价格全是倒着叫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第一个
叫价,一定会是最高的,其余者都是越叫越低。给价绝不高于前者,用这种办法
着
本
只能卖给第一个叫价的
。”
“至于买到货的,下次也绝不率先再开
,会把买货机会让给旁
。就这么着,以资历老者为先,年轻者为后,每个
都要
上一遍,才会按照这种顺序重新开始。”
“即使有大宗的,明显丰厚赚的商品,也打不起来。遇到这种
况,哪怕
都想要,同业间照样有默契。只要一
开
,其余有意争夺的
便一概不会出价了。争就是不争,这就是大家给出态度的暗号。”
“那率先叫价之就会明白自己不能独吞,随后便
称资金不够,现场与同行们协商,如何共同出资拿下。仍然是按资历出资,按比例分配。既和气又客气,和睦极了。唯独
本
大失所望,垂
丧气。注定闹个灰
土脸。”
“那天拍卖会的现场,由于我是最年轻的一个,自然好处也是分到最少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偏偏有一批冷门儿的新货压根没要,结果让我捡了个大漏儿,占了便宜。那是一批有关自然科学的模型、仪器之类的教具和陈列品。还有一些与矿物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