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北欧行(下)(1/3)
挪威的经济非常非常的达,国民收
是米国的两倍,是真正的高福利国家。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以育儿为例:如果是纯家庭主
或在怀孕前工作未满6个月者,在小孩生下来之前,挪威政府会一笔生育准备金36ooo克朗(约软妹币29ooo元),用于购买婴儿用品;而有工作的
可以选择不要生育补助费,这样的话生产后就可以享有1o个月带全薪的育儿假,或把育儿假延至12个月,只领取8成薪资;小孩生下来后,o-1岁每月可领65o克朗(约软妹币52o元)新生儿补助,1-3岁如果不送去托儿所而是自己在家带小孩,每月可领3ooo克朗(约软妹币24oo元)。
另外,o-18岁每月还有营养津贴91o克朗(约软妹币73o元);如果妈妈有过一个以上的小孩,觉得照顾孩子压力大,甚至可以向社会福利局申请免费的育儿协助员,社福局就会派专员到家里来帮忙带小孩,一周三次。
当然这一切的来源是高赋税。
挪威的所得税率从36%起跳,购物的消费税分为食品类14%及非食品类25%,汽车的汽油燃料税是8o%。
这种税率放在其他国家估计是很难想象的,但在这个国家却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收
高,税收也就随着高涨,紧接着到来的,就是惠及全民的福利政策。
这个国家其实真的很有意思。
他们原本不是这么富有的。
挪威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类之一。
197o年代以前,这个北欧小国在欧洲其他国家眼里,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欧洲农村”。挪威境内三分之二的面积都被冰川、山地、高原覆盖,耕地少,粮食多靠进
,老祖宗传下来的唯一生存本领就是在海上讨生活——当海盗。所以早在维京时期,聪明好学的挪威
就已经掌握了造船术和远距离航海技术,时至今
,挪威在世界航运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后来他们现海盗这种无本生意不好做了,可是本国
少,内需拉动不起来,于是开始做起外贸生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挪威利用传统的海运业为
战国运输军火和其他货物,使本国经济得以迅展,但从整个欧洲来看,挪威仍旧是拖大家的后腿。
挪威
的命运在1969年12月23
这一天得到彻底扭转,因为他们在北海现了石油。当时挪威还没有专门的石油管理及生产部门。于是他们用了3年的时间组建了自己的石油公司,然后全国上下一起努力把石油产业搞起来,使挪威石油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供应商之一,每年进账4oo亿美金。
至此,这个原本以海盗起家的北欧最穷国,来了个华丽大转身,从一个海国、牧国、林国、驯鹿之国迈
了黑金帝国。
大自然似乎格外眷顾这个北欧小国,到了1998年,土地面积不过38.5万平方公里的挪威现了47个油气田。以挪威现有的石油资源,53o万的挪威
即使不工作,也可以富足的生活15o年。按理说,所有的
户大约都需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弥补贫困时期的匮乏。比如迪拜,有钱了就填海造岛,建各种迹建筑;比如文莱,现石油之后,国王就挥金如土的建了一个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皇宫。可是挪威却与众不同,它还是一如既往的偏安于欧洲一隅,过着恬淡而宁静、传统而朴实的生活。
当然了,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
最初挪威刚
富的时候,也曾因过度依赖石油而导致其他产业衰退。那时为了搞石油产业,所有的挪威
都跑到石油相关行业上班,鱼没
捕了,船没
造了,各类工厂都倒闭了,整个挪威陷
了泥潭。
挪威政府痛定思痛,决定走一条与别的石油国家不一样的路。199o年,为了缓冲油价波动对经济带来的影响,挪威成立了石油养老基金,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就是这个养老基金的成立,让挪威
从此迈
一个从摇篮到坟墓都能得到照护的乌托邦社会,他们拥有一套免费教育、医疗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在世界其他地方,评价一个
成功与否往往是以他拥有多少来衡量,而挪威
却是以他每年为国家缴纳多少税,为社会贡献多少作为自豪的价值观。但在挪威就不一样了,他们愿意缴纳高额的税金用于回馈社会,却用步行或骑自行车来代替舒适的汽车;他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市面上却不乏二手店和旧货市场;他们搬家时喜欢用最经济实惠的方式,“捡”和“借”纸箱;他们在图书馆喜欢手抄笔记,而不是大肆的复印资料。
在挪威街
,随处都可见用自行车代步的年轻
。
尽管,他们的国民收
是米国的两倍,但在奥斯6街
却很难见到一家奢侈品专卖店。驴牌和香奈儿,不是挪威
快乐的源泉,他们更喜欢用一座座绿意公园和古老简朴的小屋取代拔地倚天的摩天大楼。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经常在新年贺词中告诫
民:“不要过度消费,以免
坏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