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开端(2/3)
事故,一辆车冲出围栏翻下了山道,车上是四
——一对夫妻带着老
和刚满两岁的儿子。
有
说,那是曾经的缉毒警被寻仇;也有
说,只是自驾游倒霉碰上了下雪天,山道路滑出了意外。不同的传言却有相同的结局,
们都说,那一家老少无
生还。
其实不是。
那天的山坳盖着雪,又湿又冷,本不容易活。可汽车前座烧起来的火持续不断地发着热,居然成了一种庇护。
在这种另类的庇护之下,那个两岁的孩子侥幸保住了命。
不久后,他被远远送走。换了姓氏,换了籍贯,换了一切与之相关的信息,和车祸中丧生的三
再无任何关联。
有时候,不过分关注就是一种保护。这种保护会带来一个相应的问题,就是孤独。
这个幸存的孩子却有点例外。
都说出生在冬天的
坚毅、内敛、沉静,而出生在夏天的
炽烈、
漫、恣意。
他生于仲夏末尾,但真正的
生又起始于那个
冬。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他融合了两种近乎矛盾的
格。
他不孤,只独。又疯又独。
像在冰酒里点一捧火。
他念书、长大、进军校、进部队……也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在走一条和父母相似的路。
直到某一天,他自愿加
那个敢死队,把命拴在腰间。那一刻,两条路终于有了重合的痕迹。
这也许是刻在骨血里的冥冥之中。
有
说,记忆一般起始于3周岁,再早的事
太久远了,留不下什么印象。
但他记得那个冬天。
车里三
的长相、声音、说话神态以及笑起来的样子,他都忘了,一点儿痕迹也不留。但他记得那个山坳的冬天。
很久以前的某一次,不记得是跟哪些
的碰面了。有朋友非要拉他配合一个游戏,类似于不过脑的快问快答,对方说一个词,他回答想到的第一个词。
他兴致缺缺,答得敷衍。
只记得那
说“家”,他忽然想起了那个山坳被雪覆盖的样子——
一边的冷冰冰的雪,一边是火。
这是他一切记忆的开端。
他加
敢死队后,拿到了一份关于系统的已知资料。那份资料一半在强调任务的危险
,一半在介绍任务目标。
他的任务严格来说有两个:
一是试探系统规则的底线,相当于给所有
画一个圈,他在哪,极限就在哪。
二是
扰系统核心。
在他的任务清单里,系统核心同样有双层意思。既是指冷冰冰的机器,也指与核心相关的
。
资料里写着,有两个
和系统关联紧密,说他们是系统的一部分也不为过。
这两个
的立场标注为“不乐观”,危险等级标注为“s”,权限等级也是“s”。
他的任务是盯住这两位,把他们从高位剥离下来,夺取权限,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看管控制起来,俗称“软禁”,然后从他们
手关停或者销毁系统。
敢死队
不多,本着
蛋不能同篮的原则,每个
的任务目标都不尽相同。只有一个名叫闻远的队员任务跟他有直接关联。
进系统前,他把姓氏改回了最初,姓秦。
因为资料上说,系统具有
扰
和迷惑
,进
系统
很容易遗忘现实的事
,时间久了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本就是系统里的
,是它的一部分,就像游戏中的npc。
这个姓是他和现实最重的联系,只要还顶着这个名字,他就终能想起自己是谁。
事实证明,资料里的警示并非危言耸听。
敢死队的成员以考生身份进
系统,分散在各个考场。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再没见过那些
,只能从其他考生、休息处以及一些事
上猜测队友们的任务进度。
相较于其他
,秦究疯多了。
其实,试探系统的规则底线有更安全谨慎的做法,只是会耗费一些时间。他偏偏选了最危险也最嚣张的那种。
他的每一次试探都惊天动地,别说全考场了,恐怕全系统的
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这样其实有个好处——不论敢死队的其他成员在哪,能都得知他的进展和信息。
秦究第一次违规,负责处理的是一位附属监考官,例行公事地关了禁闭就放他回来了。
结果没多久,他又犯了第二次。
这次,附属监考官没按捺住,请来了主考官。
那是秦究第一次见到游惑。
当时的秦究正站在某个二层小楼倾斜的屋顶上,把堵在天窗上的怪物尸体扔开,屋子里几个考生的哭声总算变得没那么闹心。
他听见不远处传来脚步声,有
踩着满地
枯的树叶和怪物残肢朝这里走来,那么冷静的步调一听就不是哪个考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