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要人(2/2)
贾龙此行没能达到目的,但刘焉的借
摆在那里,怕伤了天子,不出兵是为天子安全着想,贾龙还能说什么。
在刘焉赞许的眼光下,刘璋和刘瑁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个平行世界的刘璋年不过二十,而且还没有婚配,长得还算俊美,就是差了一些阳刚之气。
可是作为汉室宗亲,高官子弟,自幼接受高等教育的刘璋,且会差?
作为益州第一高官的儿子,在益州地界,他就是第二衙内,之一第一衙内,当然是他的三哥刘瑁。
刘璋的住处是一座宅院,在锦竹城繁华地段,离州牧府也不远,四周有持刀护卫,平常
根本无法靠近。
“公子,此
叫黄权,说是奉命前来,已经等候多时。”
刘璋刚来到门
,护卫便上前指着一黄袍青年禀告。
“哦,”听了护卫的话,刘璋眼睛一亮,看向青年,年级和自己差不多,文质彬彬,“你便是黄权?”
“阆中黄权,拜见都尉大
。”黄权不卑不亢的向刘璋微微行礼。
刘璋如今的官职依然是朝廷的奉车都尉,奉命前来益州传天子诏令的。
“哈哈哈,”刘璋大笑着微微扶起黄权道:“吾初到益州,便听闻阆中黄公衡镇北敏思,筹画有方,导师禳秽,遂事成章,今
一见,果然是青年才俊,可当贤良方正。”
“都尉大
谬赞,下官愧不敢当,”黄权没有因为刘璋的话而飘飘然,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少有的成熟。
刘璋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叹,不愧是名仕之资,随即引黄权
府。
“以你黄公衡之才,区区郡史,实乃大材小用,屈才,屈才。”
当说到黄权的官职时,刘璋满脸的可惜这色。
刘璋的话倒是让黄权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想他自幼熟读经文,学习治世之学,胸有百万文章,却只能在郡府当一个小小的郡史小吏,心有万千抱负,却无机会展现。
“公衡之才,当不可埋没,公衡就算怪罪与我,我亦会向父亲推举公衡。”
刘璋一副无论如何都要为黄权出
的架势,让黄权心中感叹刘璋的高义。
“权,谢公子。”黄权毕竟血气方刚,能有出
的机会,又且会不心动,学得文与武,货与帝王家,又有几
不心动。
“公衡若再叫我公子,怪我不与公衡相
,公衡若是不弃,当叫我表字才是。”
刚开始还叫刘璋官职,现在已经改
叫公子,等于认同了刘璋的身份。
刘璋暗自决定只有黄权叫他表字,他立刻和黄权称兄道弟,将其收为己用。
“承蒙季玉兄不嫌,公衡过也……”
“公衡叫我季玉便可,来
上酒宴,吾要与公衡畅谈……”
作为益州牧,刘焉非常忙,特别是刘焉这种有想法,想做出一凡事业的野心家,更是事事躬亲。
“你想到何处任职?”刘璋跑来向刘焉要官,刘焉当然不会拒绝。
刘焉现在最缺的就是信得过的
为他分忧,益州氏族势力实在太强,他身边可用的
不多。
“父亲,”刘璋心中早有打算,急忙对刘焉道:“孩儿听闻
郡时有贼寇作
,孩儿愿往
郡,平定匪寇,为父亲分忧。”
“胡闹!”听了刘璋的话,刘焉呵斥道:“黄
小儿且知兵事,行军布阵且是儿戏。”
郡那边的贼寇刘焉知道,
郡官府都毫无办法,多次调集兵马也都无功而返。
刘璋现在表现出一些急智,但领兵打仗且是那么容易的,稍有不慎就会被弄死。
最主要的是,
郡可不是他说了算,他都很难
手
郡的事
,何况区区一个
臭未
的小子。
“孩儿听闻父亲自小独自仗剑游天下,名传大汉十三部,可谓英雄了得······”
夸赞一阵刘焉之后,刘璋才提到自己:“所谓虎父无犬子,孩子虽不及父亲,但也不可落了父亲威名,再说
郡不过区区贼寇,若孩儿都惧怕不往,经后何以为父亲分忧。”
好说歹说,刘焉终于同意让刘璋去
郡。
但不是领兵杀贼,而是去
郡担任长史,也就是去做
郡太守的副手,而且拿了刘焉的令书,负责
郡军事。
说白了刘焉就是借此机会
手
郡的军权,也有试探
郡氏族的意思,至于刘璋,只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郡的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与荆州的武陵郡相攮,长江贯穿
郡和武陵郡,刘焉要想安心,那么
郡就必须在自己信得过的
手中。
其实刘焉早就想派心腹将领接管
郡,但一直没有借
,这次刘璋却给了他机会,当然要试试。
“父亲,孩儿要两
,”刘璋可是知道
郡那边有个猛
,自己身边没有个有本事的,他可不敢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