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能够想象得到的场景,所以不足为奇!(第二更,求订阅!)(2/3)

要不是刻意的自尊心作怪,其实氛围都还比较舒服的,比和上级讨教,那要舒服得多。

这种好机会,对他们来讲,是肯定不会放过的。本来就是做学生,能够学到东西就好,至于教学的对象是同学还是老师,其实都是无所谓的事

陆成离开之后,手术室里面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这一台手术,是一台多韧带的重建手术。

曹孟达自己单独就能做,但是杜黎毕竟作为带组的教授,还是要显示自己领域内的统治力的,所以基本上没有分台之前,没有进行教学手术的时候,都会亲自上。曹孟达也很自觉地进行着二助的工作。

多韧带重建,必须要取自体肌腱啊,杜黎这边取,曹孟达那边就开始编制肌腱!

这边差不多取完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做膝关节的清理和开通道了。差不多开完,曹孟达这边的肌腱也编制好了。

这就是高端团队的配合,基本上一个主刀可以一趟水地直接做完所有作,中途不需要任何的停顿,而且不管是二助还是三助手,都是懂行的,对手术作十分熟练,可以非常好地配合主刀工作,不需要太多的讲解。

如此一来,手术节奏就非常地顺畅!

才短短一个多小时,前叉重建就做完了,上好了胫骨端的固定可吸收螺钉,并且剪除肌腱之后,前叉重建便做完了。

不过,这个病除了有前叉断裂之外,后叉韧带的断裂,还有明显的内侧副韧带断裂。

若是再加上内侧半月板的裂和胫骨内侧平台水肿,就是明显的前叉韧带损伤的super经典四联征了,三联居多。

可惜的是,病的症状不是按照教科书来的,半月板还没,胫骨平台也没水肿,也很难分析具体的受伤机制。但是不管受伤机制难不难分析,病的损伤比较小,就是更好的事

前后叉韧带的重建,乃是九院,甚至是很多教学医院中运动医学中非常非常常规的手术了,内侧副韧带切开小子带线铆钉连接处理,这一系列作,简直做起来不要太顺畅。

而且杜黎教授对这些手术的经验更是老道练,没有丝毫地拖沓之处。

所以,才短短两个小时二十分钟,就完成了这一台多韧带断裂的重建手术!而这种手术,在有些地方至少需要四到五个小时甚至更久的,这就是熟练度和经验上的差距。

做完后,杜黎教授在手术台上对病的活动度进行评估,完成着膝关节各个角度的扭动的时候,便道:“曹教授,这个病的活动度,目前来看应该还是可以的啊?是吧?”

杜黎虽然平时是个比较脆利索的,但是在手术完成之后啊,特别是完成度还比较好的时候,还是希望得到跟着自己做手术的一些认同。

也算是炫技的一种吧。

曹孟达便说:“这样的活动度还不可以,那就基本上没可以的术后病了。”

“标准的长度和钉道,标准的袢钢板定位,就只差术后良好的功能锻炼,就是完美的病例了。杜教授,您都直播过多少台手术了?好像至少也有五六十台了吧?”

杜黎微微摇了摇,道:“记不清了,六七十台应该有了吧。”

曹孟达怀疑杜黎记得是门儿清,但也没说

杜黎接着便道:“巡回,下一个病接来了吗?那个前叉的病,我记得好像是23床!”

手术结束之后,是手术的周转,现在做完手术的病需要送出去,清扫手术间,下一个病需要做术前准备这些。巡回早就开始忙起来了。

她一边拿着病列表,一边说:“我十五分钟前就打过了科室的电话,我再打一个问问病在哪里了啊。”

巡回通过短号,直接从手术间拨到了科室的护士站。

“病下来了吗?23床!”

护士站那边似乎也有点忙,毕竟一天三个组,同时开台手术,所以接病送病节奏非常快。

大概过了半分钟,就有一个年资比较老的护士回道:“23床不是一个小时前就接下去了吗?刚刚我还听说23床已经快回来了啦?怎么还接23床?”

“11床吊的水没了,小莉,你去换一下!”她扯着嗓子吼了一句,然后才又对着电话道:“你们查一下咯,好像是分了台接下去的。”

手术室的巡回护士愣住了,就这么回看着杜黎教授。

杜黎就知道可能23床是被戚烈接走了,单纯的前叉断裂,也很简单。

他便道:“那你问26床接了没有,就是那个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

“那接26床吧,杜教授说那个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巡回护士说完就挂断了电话,然后重新打电话给手术部,喊工师傅再去科室里接

这种事其实比较常见,手术部的手术台次很多,所以每天都会把每一间手术室的病打印一张病列表,就是怕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