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这点盼头(二更)(1/2)

骆风棠摘下上的斗笠挂在墙上的木桩子上,道:“进了一趟村,去我大伯那边拿艾和菖蒲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妈割了好多,让我去拿些过来门窗。”

听到这话,杨若晴拍了下脑袋。

“哎呀,瞧我这记。”她道。

“光顾着做蛋糕过节,却忘了还得那些,幸好大妈割了。”

小两一起把艾和菖蒲在门窗上。

和菖蒲发出特有的清香味儿,让嗅着,格外的神。

在门窗上,说是能趋吉避凶。

“跟大伯和大妈打过招呼了吧?他们晌午都过来吃饭吧?”

杨若晴边边问。

昨天就跟骆风棠那商量好了,过节的时候,接骆铁匠两子一起热闹热闹。

骆风棠点:“嗯,都说好了。”

杨若晴笑了:“那就好,等会我就去灶房准备,今个过节,做一顿丰盛的大餐。”

等过完了端午节,骆风棠就要动身去南方军营了。

今个这一顿,她决定要好好的发挥一下。

大妈王翠莲很快就带着围裙过来帮忙了。

拓跋娴也没闲着,换了一身衣裳来了后院灶房。

三个一台戏。

蛋糕,捏麦子做成的小吃食,放在油锅里炸。

捞起来之后,就会变成一种脆脆,金黄色的零嘴小吃。

来客了,抓一把,大孩子都喜欢。

此外,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

杨若晴今年在粽子的味上,可是下足了功夫。

蜜枣的,红豆的,八宝果仁的,咸的,蛋黄味儿的……

所有能想到的,她全包了个遍儿。

散发出清香的粽叶,包裹成一个个拳大小的锥子,外面用各种颜色的丝线捆绑,以作区分。

“还是这南方过节更有意思。”

拓跋娴看着这一上昼的劳动所获,感叹着道。

王翠莲笑着道:“庄户家过节,都是这样,一年到除了伺候庄稼,也就这点盼了。”

拓跋娴道:“民以食为天,这才是根本啊!”

杨若晴正在那片着手里的鱼,闻言往这边瞅了一眼道:“南方有南方的习俗,北方有北方的规矩。”

“上回去大辽那边,那达慕大会啥的,也是让我大开眼界呢!”

拓跋娴闻言笑了:“嗯,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晴儿啊,你把鱼切成这么薄的片儿,是要做什么菜?”她随即又问。

目光落在杨若晴手里的一条大黑鱼上。

不待杨若晴回答,边上的王翠莲道:“我晓得,咱晴儿一定是想要做酸菜鱼,是吧?”

杨若晴笑着摇:“大妈这回猜错了,我打算做孔雀开屏鱼。”

“孔雀开屏鱼?”拓跋娴眼睛一亮,“我记得年前有一回家庭聚会上,你也做过。”

杨若晴‘嗯’了声,“上回做了一回,太多,棠伢子就戳了一块尾吃了。”

“后来他念叨了一回,我许诺再做,却一直没忙到那份上。”

“这不,过完端午节他又要回南方去了,我打算今个晌午做一回,让他吃个过瘾。”她道。

拓跋娴连连点,看着杨若晴的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满意和赞赏。

王翠莲也笑,“好,那就做孔雀开屏鱼。”

……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在一家热闹的吃吃喝喝中度过了。

下昼,雨还在下。

骆风棠坐在窗边的一把凳子上翻看着兵书,杨若晴则在一旁为他整理衣物。

一早就要动身了,今天整理好一切。

衣物鞋子整理得差不多了,看他还在那看书看得神。

杨若晴不想打扰他,便悄悄退了出来。

看到灶房里还有好多好多的粽子,她打算给萧雅雪那送些去。

……

老陈家院子。

杨若晴撑着伞来到院子门,刚好跟从里面出来的那松迎面相遇。

“咦,蓑衣不穿伞也不撑,还跑这么快,是要上哪去啊?”

杨若晴问。

松扭看了眼身后的屋子,没好气道:“杨氏弄得心烦躁,我出去透气!”

撂下这话,他就跑了。

杨若晴看了眼他消失在雨中,略显狼狈的身影,摇了摇

当初好的时候,发丝儿到脚趾都是杨若兰可,天底下再找不出第二个。

这会子新鲜劲儿过去了,孩子也滑了,就开始腻歪了,嫌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