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诗(1/3)

诗谓言志,诗发心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他有时候去看自己过去写下的那些诗行,就像是在看一段又一段生命的记,每首诗都是一段浓缩的时光,他会在诗的末尾写下时间与地点。许多年以后,重读这些诗篇,他会想起当初这些文字浮现眼前的景,正是字里行间隐藏着无数这个世界的秘密,如果没有诗,他不会记起这些过去的时光。诗,可以让一个变得单纯,生命不需要那么复杂,他总是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看这个世界。路过公园,他看了一眼在正在锻炼运动的老,也许大多数都不需要诗,他们一样可以快乐的生活,这些老读过诗吗?他不知道。他忽然在想自己到了生的暮年会是什么样子,是依旧在城市漂泊,还是回到乡村,那时候会有文学梦的温暖,还会写诗吗?他不知道。他不敢去想自己的将来,他觉得自己的生就是没有根的浮萍,也许还不如天边的流云,风吹云散还会给天空留下美丽的幻影。过去的生命里面,他只有自己,他将诗当做崇高的事业,为了事业他无怨无悔的放弃家庭,他一直坚持走在一条迹罕至的小径上。这是一条通向鲜花盛开的小径,还是一条就要荆棘遍地的小径,没有知道,却有无数理想主义者默默行走。

他又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喜欢诗歌陪伴的时光,有时候,他觉得诗歌就是一个,他可以像小动物一样藏起自己的身体,他可以躲在来逃避外面世界的伤害。诗成为这个冰冷世界里面他唯一的朋友,他在现实之中远离群,就像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他只有将自己内心的声音说给诗来听。互联网出现以后,让他又看到生的曙光,在经过许多年的投稿生涯依然默默无闻,他不再信任编辑,不再将文学刊物当做通往理想的独木桥,他的每一首诗都放在诗歌论坛上。虽然点击数量很少,他已经很知足,只要他不是自己诗歌的唯一读者,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文学夜空一颗璀璨的星星。

这是一个诗歌空前繁荣的时代,远远超过历史上的诗歌盛世大唐帝国,写诗的数比沙滩上的细沙还要多无数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诗歌网站。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写诗成为一件更高雅的生活奢侈品,几行文字就可以释放沉重现实对生的压抑,每个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每一个诗歌网站都有自己固定的读者,诗不再是孤芳自赏山谷之中的野百合。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宽容让诗歌又找到自己生存的土壤,就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个理想流行的社会,每个都可以播种自己的梦田,特立独行的作风让诗走出群。自白派,垃圾派,死亡诗派,梨花体,羊羔体,下半身写作,新红颜色写作,新禅诗,打工诗歌,各种各样花样翻新的写作技巧充斥着诗歌论坛,上百万的根诗敲打着键盘书写着间苦难,仿佛诗歌就是一座照亮世界黑暗的灯塔。这也是一个荒诞新奇灵魂扭曲的时代,无数大大小小的诗歌奖,民间的,官方的,每个小团体都在按自己的意志制造着诗歌偶像,那些写不出诗来或者没有时间写诗的商,终于可以撒出一把钞票,让成名的或者没有成名的诗蜂拥而上,以为终于可以有机会名扬天下。这个时代有无数的噪音充斥着们的耳朵,有无数垃圾占据着们的生活,明星八卦,政客丑闻,凶杀力,色*畸恋,电子媒体的病毒一样传播速度让们的眼睛再也看不到世界的真相。

真正的诗在哪里?

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屈原,这个时代也不会出现屈原一样的神巅峰,当间到处都是庸庸碌碌利来利往行走的侏儒,越来越多的变成思想的矮子,甚至将灵魂抵押给金钱,怎么会有神巨的出现。屈原不单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行动者,他要实现一个美好社会的愿望,他的眼睛里面间不能有丝毫瑕疵,然而,诗这个天使永远不是魔鬼撒旦的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上下而求索。屈原说出了未来数千年诗的命运,这条神之路永无止境,苦苦追寻的脚步将时代留在身后,成为历史上的一行文字。屈原的一生纠缠在矛盾的迷茫困惑之中,他是最早有着格分裂的,两个自我拉锯一般来回折磨着他的生。他是那个时代的高官,却不是官场中如鱼得水的,他那颗赤子之心与政坛的险象环生格格不,他的心里面装满百姓的疾苦,可是他的政治愿望不会变成美好间,只能通过诗篇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屈原心系天下苍生充满悲悯却不能对现实有丝毫改变,他看到的只有绝望,他的流放将他的灵魂变成流水,他在水里面终于可以将这个污浊的世界洗得净净。

诗并不能改变一个的命运。诗是生活的悲剧,发愤而为诗,幸福的生不会想起诗。诗与权力是孪生兄弟,然而权力不会允许诗的存在,诗只能是现实之中永远都捕捉不到的影子。曹植的诗并不是广泛流传,然而诗曹植却能够天下皆知,如果他的父亲不是曹也就不会青史留名。曹植的文气注定他会成为一位诗而不是掌权者,他可以去做文字王国的皇帝而不是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