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最终定局(2/3)

抱着这个念,他在沈安然的丝群里给元老级丝打气,号召大家不遗余力,继续动员丝们将澄清帖进行扩散传播。

毕竟,如果那波黑料真的是《娲》片方所为,那现在电影上映,主创们的心思势必会转移到电影的宣传上,而放松对《闻香》的围剿。

所以,现在是他们反攻的最佳时机。

本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心,徐闻还特意抽时间进电影院,看了一下《娲》,两个小时后,他对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更有信心。

凭借他在娱乐圈打拼多年的经验,以及对电影市场的感悟和分析,他确定,《娲》走不长远,不会大

之所以如此肯定,在于电影的缺点太过明显,一是剧不够充实,二是特效不够致。

前者,完全在意料之中,毕竟娲这个形象在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知名度虽有,但资料记载非常稀少,故事更是少之又少。

比起孙悟空、哪吒、二郎神这种耳熟能详的西游神仙物来说,改编的难度大了不是一星半点。

仅凭一个躯壳,想编出一个优秀甚至妙绝伦的故事,不是不可能,但难度系数非常之大。

而显然,《娲》剧组没有做到这一点,剧苍白老套、乏善可陈,即便在演员湛的演技和美美奂的特效覆盖下,仍然可见一斑。

另一个缺点就是特效。

表面上看,《娲》场景绝美,特效致,但其实仔细一看,还是能看出很多地方处理得非常仓促,所以显得有些潦

这和剧组把原定的春节档期,提到现在是十月中旬有关,提前了两个多月,对于后期制作当然有影响。

作为一部大片,剧差点或许可以接受,但是特效没有达到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那必然走不长远。

徐闻的这个观点,在《娲》的评分上也得到证实,即便首映票房近2个亿,但新鲜出炉的评分只有8.2分。

这比被刷了许多恶评,评分仍维持8.8分的《闻香识》,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出于这个对比,徐闻就更有信心了,一连几天都没再关注两部电影的票房走势,而是潜心规划着绝地反击之术。

当沈安然的丝坚持不懈地给偶像洗白时,徐闻的触角伸到了各大媒体。

《娱乐周刊》《瑰俪》这两个发行量极高的杂志,都和他有过硬的,由老白和郑薇的脉网再发散出去,几乎所有的娱乐媒体和时尚媒体,都要卖徐闻一个面子。

徐闻在新媒体层面也有不少熟,所以在紧急洽谈后,一篇篇关于《闻香识》的影评被扩散出去。

各种“不要被主之争,忽略了这部电影之彩”的论调,从各大网站悄然出现,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悄然围拢之势。

《闻香》上映一周、《娲》上映五天后,两部电影的票房分别达到了3亿和12亿,看起来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但这时,徐闻发现了一个好苗,那就是低迷了近一周的《闻香》票房,从周二的3500万,上升到了周三的6000万,而《娲》则在连续三天票房近3亿后,快速地进下滑通道,周三的单票房只有1.8个亿。

这个数字,搁其他电影绝对是超高票房,但对于目标在30亿以上的大片《娲》来说,票房黄金期未免结束得也太快了。

徐闻对此当然乐见其成,觉得时机成熟,开始发力了!

虽然前两天受到“主事件”的影响,沈安然的气有所下跌,但圈子里的当然知道这件事不足以伤害到她的根本,所以各类活动邀约并不少。

要搁以前,徐闻对这些活动都是挑挑拣拣,能不接就不接。

一方面是自家老婆不差这点曝光度,另一方面是沈安然自己也想走实力派路线,所以对流量保持着平常心,不愿意经常抛露面。

但现在况特殊、时间紧急,徐闻也就顾不得了,不管大小活动都一律接下,一时间,沈安然的网络曝光突然涨,几乎天天活跃在媒体和镜前面。

当然不管是任何活动,一旦有记者采访,沈安然无一例外都会被问到对主事件的看法。

徐闻老早给辅导过,沈安然也心态平和、早有准备,非常妥帖地解释,那只是杜导的一句戏言,其实杜维泽本和她自己,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及她的具体戏份,并不存在故意欺瞒观众一说。

这种澄清的话,从沈安然本嘴里说出来,可信度当然更高一些。

但徐闻之所以安排她在舆论事件发一周后才澄清,而不是当时就公开自辩,主要是事发时网友群激奋,根本什么都听不进去,你再怎么证据确凿地解释,他们也只会说你是狡辩掩饰。

而经过一个礼拜的冷静和发酵,丝们的澄清帖在网络上开始收获关注和信任,网友也慢慢冷静下来,这个时候再由当事出面澄清,便事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