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拿奖拿到手软(1/3)

票房战争终于落下帷幕。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尽管《娲》剧组和《闻香识》剧组都没有赔本,热热闹闹开了庆功宴,但双方私下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那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票房战之前,《娲》的目标票房是30亿,《闻香》是20亿,最后双方都没有达成目标,甚至于两部电影的票房18亿加9亿,也没有达到30亿!

那这差出来的票房到哪儿去了?

被同时期其他电影给分走了!

虽然在10月中旬至下旬这两周,上映的片子里就属这两部分量最重,架不住一部宣传得天花坠效果却不尽如意,一部前期让观众攒尽了期待上映时却出个主风波。

说白了,两部电影都得罪了观众,关键他们还掐得飞起,这不得不让很大一部分持观望态度的观众,左思右想之下,买了其他电影的票。

这部分损失,就至少值个七八上十亿。

当然,细算下来,还是《闻香》的票房损失最严重,毕竟《娲》的票房没达到预期,是电影本身质量有问题,而《闻香》则完全是祸从天上来。

所以,他们在天时地利和的条件下,本是可以冲刺20亿票房的,最终折戟过半,不得不扼腕叹息。

但是对于海和蓝火的来说,这个结局,已经叫他们松了一大气了。

毕竟票房战最开始的时候,《娲》那般来势汹汹,几乎把《闻香》得毫无退路。

照当时那个趋势下去,这部电影最终能有个四五亿票房收尾,就算是烧了高香了,说不上赔,但也绝对没的赚。

而现在,9亿票房,1/3是出品方收,也就是3亿。

减去拍片成本1个亿,减去杜维泽导演的保底合约费用2000万,再按照总票房2%的比例支付红利,也就是1800万,光导演一个就分走了近4000万。

国际大导,就值这个价。

好在饰演两位男主的戴寅、李骁,都是电影圈的新,片酬都不高,加起来也不超过500万,沈安然算是客串,拿个10万块钱意思意思,其他演职员的收都已经算在成本里。

这么算下来,最后拿来分账的钱,也就1.5个亿。

这些利润,海影业拿走一半,蓝火和正阳再按2:1的比例分账,到徐闻手里也就2500万。

看着是不少,但这还是税前,缴了将近一半的税后,《闻香识》这部电影连投资带编剧稿费,徐闻最后的收也就是1500万左右。

还不如他一场直播挣得多。

而关键是,这笔钱还不能完完全全进他的袋里。

要知道《闻香》在《娲》的围剿和负面舆论攻击下,能抗住压力,在第二周实现票房的逆势上扬,和徐闻从丝、媒体方面下功夫脱不了系。

要知道很贵的,别不欠你的,自然不能白帮你忙。

而徐闻以后想在影视圈混下去,丝的力量不可忽略,媒体的影响力更是不可或缺,于是乎这次舆论反攻欠下的债,自然要他用真金白银去还,出手还不能小气。

于是在《闻香识》下架后,票房分账还没到账,但徐闻的打点已经花出去了,挣的那1500万几乎花掉了一大半。

剩下那几百万,对于他1500万的投资,以及电影产生的影响力和高碑来说,就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能有盈余,还顺带和那么多媒体搞好了关系,这一点让徐闻很满意。

但他也清楚地记得,《闻香》原本能给他带来至少4000万的收,最终却只剩下不到1000万,这笔账,只能算在东海云天影业上。

他懒得去调查对方造谣抹黑的原因是什么,也不想知道到底是心这么黑,不管是有意针对还是商业竞争,既然你用上了见不得光的手段,那就别怪我记你的仇。

子还长,以后总有算账的时候!

……

随着《闻香识》上映风波的结束,徐闻也总算可以放手,而把心思放在《卧虎藏龙》的试镜选角上来。

原本按照计划,电影主角和大小配角现在都应该已经选定了,但因为《闻香》的事,片方只能暂停了试镜工作,也第一时间向前来试镜的各位大佬致电表示歉意。

大佬们也都表示理解,毕竟都是圈子里的,该懂的都懂!

但是理解归理解,大佬都是很忙的,戏约不断,各类剧本都有的挑,其中不乏有出色的。

这一耽搁就是大半个月,大佬们哪有那闲陪你耗,关键耗到最后,李慕白这个角色还不一定能落到上,那不是成冤大了吗?

再加上《闻香识》的票房折戟,也让大佬们从对好剧本的一腔热血中醒过神来,大家认识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