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全县种辣椒(1/2)

吴蔚不敢回,怕自己忍不住儿长,给吴王递折子辞官。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直到吴蔚的马匹成了一个小黑点,消失在拐弯处,江岚才转身回家。

安慰自己,两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后有的是在一起的时间……

吴王的批复令已经下来,批复不仅仅是同意,也有政策扶持,原本粮食的种植必须达到每户家公田的八成,吴王特批,辣椒最多可以种植到公田的三成,仅限于临昌县。

江岚找到张县令,想让全县的老百姓改种辣椒不是一声令下的事,除了赵家村附近的,别的地方的村民肯定不信这种新菜种。

张县令做了十来年县令,像推广新的粮种这种事也做过几次,驾轻就熟。

赵家村附近的好办,由赵里正牵,先给全体村民开会,赵家村的是切切实实感受到种辣椒的好处的,不难打理,卖的价格还高,如今赵家村家家盖的起新房,村里还集资修了新学堂。

十里八村的孩子都来这里启蒙读书,俨然是附近村里里面的第一村。

各村都是互相通亲的,让他们去自家的舅舅家,姨母家宣布好消息,家家户户都可以种辣椒了!

而且县衙里已经贴出告示,说是圣上为民着想,特批辣椒这种新菜种在临昌县范围内可以种三成。

也就是说家里二十亩地能种六亩,如果伺候的好最高可以亩产四百斤,一斤辣椒种子江岚只卖五文钱,收的价格是十文钱,也就是说,每户家单单种辣椒这一项可以赚十二两银子!

辣椒从开始生长到结完果也就半年时间,这种收成比粮食划算多了。

附近村子的都是知道赵家村种辣椒的事,却不是都知道种辣椒这么赚钱,现在亲戚把信儿透给了自己,都急切的问种子在哪买。

江岚和翠儿还有翠儿选出来的十来个种辣椒的好手就在赵家村搭了棚子卖种子,这种事一传十,十传百,辣椒种子整整卖了五天,一众忙的中午饭都吃不上,但都热火朝天,做这件事是为大家谋福利,即使没工钱大家也乐意,何况江岚每每天给三十文工钱,忙也很值。

附近的七八个村子这个消息消化的差不多了,江岚带着石和张县令派的五个衙役全县贴告示,每个村子一张告示,中午的时候各村的里正召集全村,石念告示,并给他们详细讲解辣椒的成本和收成,种辣椒的基本注意事项,并不难种,只要用心都能植株都能活,石能为江岚做点事,也很开心,再说,读书不能读书,适当的来到民间体验生活,了解农作物,了解农民的收成和生活,对科举来说,也是一项宝贵的财富。

去了四五个村子之后,觉这样很锻炼,怂恿小新跟他一起去,小新早就眼馋石可以天天出去了,智书也整天嚷嚷着要出门,索小新也跟着开始全县念告示。

辣椒种子的售卖放在了县衙门两侧,也让老百姓们更放心,而且跟他们说了,若是种植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尽可以去临昌县南边的赵家村问,赵家村的村民种辣椒都快两年了,什么都懂,只要问他们就会说。

赵家村在临昌县彻底出了名,有些地主家田地多的,都会去赵家村考察一番,看看田地里的辣椒。

当他们看到整个村子八成以上都是新宅子,剩下的两成也是因为刚盖每两年没必要换,且村里的孩子个个穿的整齐净,衣服上没补丁,都好奇这个村子怎么这么富。

听说了是香满楼江岚的户籍地,都明白了。

辣椒这项福利就是香满楼的江东家申请的呢!种子也是她卖的,到时候收也是她收,这样的子,巾帼不让须眉,比很多男儿都强。

这个村子这么富也不足为奇了,听说江岚在村里开了作坊,城里的酒楼和店铺也都用的自己村里的

吃水不忘挖井,是个感恩知礼的,江岚本来就出名,这下子出了她的户籍地,名声更胜。

这样的子,难怪吴大将军能看上,一般的男子也配不上她啊。

这个时候是初夏,种辣椒正是时候,临昌县全县开始掀起了种辣椒的热,那些小地主大地主专门去赵家村请了种辣椒好的村民去自己田地里做技术指导,赵家村的村民又多了一个进项。

江岚和石小新在全县巡展了一个月,天天都是中午宣讲,都晒黑了些。

说好给吴蔚的一天一封信由于太忙,变成了三天一封,还很短,都是挤的每天临睡前的时间写的。

小新和石太忙,脆不写了,俩孩子都聪明的很,明白吴叔叔也就是提一嘴,他们的学习一向好,吴蔚其实也不担心,没必要问。

相反,吴蔚那边却不太忙,一开始是赶路,后来到了以后跟那些白种流沟通,把他们的行动范围控制在一个镇里,不给他们打听什么重要机密的机会。

吴蔚让其中一个还算老实的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