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小楼昨夜又东风(三)(2/3)
天到晚,忙着填充皇上给出的大致纲要,还要下发文件,统计各个地方的税收和支出,他容易吗。
“好好好,给你斟满,一壶酒呢,不多你一杯。”
有酒当然机会有菜,菜是皇上弄出来的试验田之中,种植的花生。
花生在大明并不稀奇,崇祯只是想要改良一下品种,让花生的产量更高,为以后的榨油厂做准备。
毕竟花生的产业链,还是很长的。
要是成了,又可以解决不少的就业问题。
当然现在崇祯最苦恼的就是,不够,哪怕是从别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
,可要只掌控全国之后,还得从新分配
布局。
“其实皇上下发的许多政令,我也已经看不懂了,只能从史书中找出只言片语,你可能还不知道,那些东西大多都集中在那个朝代。”
外面疯传他李定国有多了不起,几乎神门都懂,而且很多政务出现的漏,也能够很快的补上。
可真实的况却是,自己不过是一个传达
员,一个查漏补缺的二道贩子。
要真有这种本事,以前科举怎么也能够考得上,何必走歪门邪道,从榆林一路的跑到西安府毛遂自荐呢。
当然也是他的运气好,当年差一点跟着张献忠造反了。
“原来你我都是烂兄烂弟。”
李长庚在西安府的时候,因为隶事件,和崇祯不欢而散,想了许久得没有想明白,大明已经断绝得了
隶制度,为何又有走从前的路子。
“谁和你烂兄烂弟?我现在可是每一天都有学习的,而且已经能够渐渐地看得懂皇上下达的一些政令了。”
李定国有理由得意,他在紧跟着皇上不断地成长,可李长庚似乎因为某些原因将要掉队了,只要时间的长度拉长。
到后来说不得还能指点指点李长庚呢。
想到得意处,李定国就嘿嘿嘿的笑出了声。
“我觉得你对我不怀好意。”
李长庚眼睛一眯,瞬间察觉出李定国的内心想法。
“你不用觉得,我就是对你不怀好意,只要你学的东西跟不上我,嘿嘿,就被怪我把你在我身上用过的手段还回去。”
“说吧,你学习的方法,有什么窍门没有,给我指点一二。”
“多看史书,然后仔细的揣摩,你会发现历史真的很有意思。”
从崇祯的花园之中,回去的那些大臣们。
都一个个的勤奋了起来。
仿佛每一个的身后,都跟随者一位监督者,让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进步。
而这种影响,还在向外扩散。
原因就出在一场述职报告上。
当时说的的,可回去之后仔细的想象,还存在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还是他们一时想不明白的。
譬如说:火炮营的建设,为何需要数算能力强的。
而现在也有许多地方,都在书算上的应用很广泛,像原来只需要识字,就能做好本职工作职位,几乎没有了。
于此同时。
紧赶慢赶的袁可立,总算是从南京赶回了登州。
登州的地牢之中,黄龙身上的血痂已经快要好了,堂堂一个完好无损的汉子,居然被折磨的看到外面的太阳时。
还是一阵恍惚。
过了良久,黄龙的眼神在聚焦在袁可立的身上。
“大,我没有贪污粮饷。”
见面后的第一句话,让袁可立心中瞬间一酸,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又如何说的出。
当时他辞职登州巡抚的时候,还想要带着黄龙一起走的。
最后黄龙还是没办法放弃那些跟着他的兄弟们,留下来了。
而关键时候,又是这些在背后背叛了他。
“我知道,一切都过去了,你是跟我一起走,还是继续留下来。”
留下来是不可能了,一起走好歹还有个照应。
而且刻明白大明官场是个什么样子的袁可立,可真的不敢再放手黄龙一个
,面对外面的狂风
雨了。
一个只会带兵打仗的汉子,怎么可能斗得过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
“是李梅勾结洋······”
黄龙听到袁可立还在信任他,心中的委屈,立刻就淌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明明是他占着理,可到了后来,却是他下了牢狱。
“我也知道。”
袁可立瞬间打断了黄龙要说的话,很多事,不是你有道理,就是争取的,手中还要有权利去捍卫自己的道理才行。
要不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脆就当自己出现幻觉了,睡一觉忘了最好。
黄龙一怔,瞪大了双眼,嘴张了张,最后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