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〇章 周国绸缪(1/2)

新正六年冬月,北地已经降下第一场雪。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原武国国都龙城府,正在开展拉锯式的谈判。

大夏与周国的使臣聚集在此处,就双方的边境问题谈了半个月。

双方谈的是锱铢必较、剑拔弩张,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放弃,都想争取更多利益。

大夏这边有与武国签订的协议,对于鲁东地区有道义上的优势。周国这边有地理优势,实际控制着鲁山以西地区。

两边嘴官司打了半个月,总算是将南部边境划清楚了。

只是到了青州就卡在那里。

青州地区,广阔的大平原。

北方濒临中原的北海。

南部与鲁山、沂山相

大夏认为从地理方面说,青州必定是属于鲁东地区的。

而周国坚持认为,鲁东是在鲁山以东,青州自古就是渤海郡的辖地,属于鲁山以西范围。

青州必然是属于鲁西地区的,夏国的军队应该退出青州。

两边的外员寸步不让,各自引经据典的辩论。

都说青州是自己的,争得是难解难分,好几次甚至都撸起袖子要拼命了,瞪的眼睛比牛都大。

后来在两边高层的弹压下。

双方签订了《龙城协定》。

规定双方的边境线沿鲁山切分,淄州南部的鲁山地区划归大夏所有,而青州南部的山区地带也同样划归大夏。

两国边境线自青州城的大山为界,向北则是沿朐水直到大海。

青州以南、寿光以东的地区为大夏管理,以北、以西地区则归属大周。

这样的划界方式,完全没有将此地的原有者武国当回事。

双方将边界议定之后,就开始商谈双方驻军的问题。

第三军和周国虎威营几乎每都要打几场。

有时候是赤手空拳,有时候是夹枪带

双方经过协商后双方军队各自后撤,青州和寿光两城辟为自由贸易区,周国只设置治安员。

两国可以在两座县城自由贸易,军队无故不得进此区域,就算边境巡逻每次也不能超过百

算是将这块区域给划成了非军事区,总算是将青州搁置下来。

把青州做非军事区周国虽然不乐意,但是总好过几千、上万每天群架吧?

双方谈妥,皆大欢喜,各自回家过冬,不在争执此事。

周康现在有点疼的是辽东。

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势力。

竟然用的也是火枪火炮。

在东北带着那些老林子的土,跟他的辽东驻军打的难解难分。

幸好周国在辽东的辽河北部设有长城堡垒。

不然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挡住这些的攻击。

东起绿江、西到燕山,这一条线都打的热闹。

辽东本来驻军也就不到三万,现在只能继续加派到五万。

冰天雪地的打仗,非战斗伤亡都比战斗伤亡要多。

谷/span 好在对方少。

还能挡得住。

只是西部的鞑子那边就有点疼了,鞑子是原民族,在北部建立了原山丹国。

和周国算是世仇。

两国打了起码有上百年。

大多数的时候周国都是防守,山丹国都是进攻。

每次到秋冬季节,山丹骑兵就开始南下,攻打周国的长城隘

山丹的骑兵正面进攻,其他地方是山丹的部落小规模劫掠。

几乎每当秋冬季节,周国都要全力防御北方的山丹才行。

这不,此刻从檀州到宣州、怀州一带处处烽火。

山丹今年下雪比较早,很多牲畜都冻死了。

只能南下到周国来打秋风。

打秋风也就算了。

一直打到寒冬腊月。

双方在长城各隘打的难解难分,丝毫不见有撤兵的迹象,让周康发都愁白了。

好在如今的大周也有了火器,火炮、火枪让山丹占不了什么便宜,还能时不时的出城用骑兵和山丹的骑兵进行野战。

只不过这个冬天肯定不好过就是了,如今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北部,东边的夏国和中原的诸国也顾不上了。

好在礼部已经和夏国谈妥,双方划定好了青州边界。

不然他会更加的疼,大夏可是如今中原诸国的恶虎。

短短几年时间从江南崛起,灭南汉、荆国,如今又占领了武国大部分的国土,他还真不想当前就跟夏国开战。

“陛下,天色已晚,该歇息了!”老内侍走进来劝说道。

“没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