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实力是决定一切的根本-下(1/2)
“既然阁下说道贸易自由,贸易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华夏认为不需要白鹰的商品是华夏的自由,封锁白
鹰的商品在华夏市场流通也是华夏的自由。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耿毅的话把白鹰记者憋得满脸通红,之后耿毅又回答了一些其他问题就结束了问答环节。
在总参谋部坐镇的韦珣看着例行发布会的报告,心中默默的给耿毅点了个赞。
从1901年年末起,华夏对白鹰进行单方面贸易封锁,这让韦珣感觉十分的舒畅。
要知道在他没有穿越的时空,就因为白鹰掌握了某些关键
的技术,掌握了世界霸权,动辄对华夏进行经济或者外
或者贸易上面的制裁。
对此作为一个资愤青的他可谓是满腔愤怒,只是当时他没有能力。
而这个时空却完全不一样了。华夏并不一定需要白鹰的产品,反倒是工业蓬勃发展的白
鹰迫切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来帮它消化过剩的产能。
现在的白鹰的产品可不是后世那般,产品只能算是不错,与它竞争的国家如法国、奥匈帝国、德国都有差不多的同类产品。
单方面封锁白鹰产品进
华夏市场,其中原因诸多,获得的短期长期好处坏处也是极多。
原因一,封锁白鹰产品会加剧其国内的产能过剩,金融危机会提前
发、
原因二,华夏需要发展自己的民营轻工业。遍观列强,除了沙俄和本因为战争关系,停战之后没有进行正式贸易洽谈,对于两国的产品也以敌国产品来鼓动民众抵制。
但是这两国工业弱国让出的市场并不足以给华夏轻工业提供足够的市场份额。作为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白鹰自然就被韦珣盯上了。
“排华法案”就是一个极好的单方面封锁贸易的正当理由,白鹰因为想要获得国家主体
——白
的支持,肯定不会撤销“排华法案”。
至于其他国家在华夏的轻工业市场份额,虽然现在依旧占据极大的比重。可韦珣知晓未来的欧洲必然会发大战,到时候工业产能都以服务战争为目的,市场份额自然回空出来。
凭借白鹰、
本和沙俄让出的市场份额,足够华夏的轻工业前期的发展。等到欧洲大战
发,那么剩下的份额必定会被华夏的民间资本瓜分。
就算华夏的民间资本对于新兴的轻工业不了解、不信任,但是眼见着第一批吃螃蟹的赚的盆满钵满,能不心动下场?
原因三,就是韦珣心中的愤青心理,报复白鹰是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分时间的。
单方面贸易封锁,必然有好处也有坏处。
最大的坏处就是华夏失去了一个可以订购无畏战舰的渠道,这也是德国和华夏哪怕在海军上面满怀雄心壮志,依旧因为德国的造船厂的制造能力限制,哪怕是可以建造的船坞全部满负荷建造,依旧不如协约国。
如果不封锁和白鹰的贸易,订购无畏战舰什么的,只要舍得花钱,白
鹰肯定会愿意卖。
至于廉价的工业产品,这个虽然在短期内会让国民得到实惠。但是长远看来必定会打击华夏的民营轻工业的发展。“造不如买”的危害他可不是第一次见识到。
好处也有,比如依靠市场来增加同盟国三众的好感。市场空出来给了奥匈帝国和德国、意呆利,他们获得资金之后国力增强必定会让战争更加激烈和惨重,虽然这点市场让他们赚的钱不一定会太多。
但多几千挺机枪、多几百门火炮或者多一些炮弹子弹,那都能让欧洲多死一些来着。
华夏如今初步崛起,可在这个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时代,常规武器的战斗华夏并不畏惧。
华夏有这个实力和底气站在列强面前,直视他们的眼睛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个国家想要获得发展,想要获得和平,想要获得尊严和平等,必然需要强大的实力。
实力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条件!
不论是软实力方面的科研成果、才储备、教育/识字率,还是硬实力方面的军事、工业、
、资源,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同盟国为什么以德国为核心?因为奥匈帝国和意呆利想要在尔
和非洲扩张殖民地,想要应对沙俄的军事压力,应对英法明里暗里的阻挠,必须依靠综合实力最强的“盟主”德国。
沙俄为什么极为依靠法国的资金?即便是沙俄是欧洲拥有最多的国家,但是薄弱的工业实力和脆弱的经济以及腐朽的体制,他们不依靠法国就会走向财政
产,发展无从谈起。
英国为什么在全世界拥有殖民地?依旧是实力问题!哪怕是英国
没有如法国和德国那么多的
,强大的海军足以在大多数时候保证他们的“
不落帝国”。
而华夏想要发展,各方面都要想方设法用尽一切手段进行赶超。
如今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