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2)
“是孙先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凡似乎早知会有此问,很快答道:“1919年……唔,也就是距离苏兄当前的年代,八百三十五年后,孙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首次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
“高!”
苏轼重重点,虽然无缘得见,却对这位八百多年后的后辈,佩服至极。
“1953年,也就是距离孙先生首次提出构想的三十四年后,又有重提旧事!”
“当时,长江流域频频遭遇大洪水的袭击,荆江大堤险象环生。”
“按照很多的想法,应当在长江
流和主要支流,修建水库,用来荆江分洪,缓解压力。”
“是那个,大笔一挥,将水库的位置直接落在三峡!”
“毕其功于一役!”
“他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子上卡起来?”
“他用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开启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开端!”
“他说: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
好魄力!!
苏轼拍案叫绝!
要知道,但凡大工程,大变革,最难的就是拍板拿主意!
所以尽管他跟一心变法的王安石政见并不相合,但是对于王安石的大刀阔斧,敢为先,苏轼向来是十分佩服。
到了晚年相遇,两相对而坐,论一生功过得失,笑泯恩仇,宛若一对至
好友。
而如此庞大的三峡工程,难度自然要远远超过了王安石的那几条变法。
不用张凡细说,苏轼就知道当时有无数反对的声音!
要知道,这世上少的是真正做事的,从来都不缺风言风语捣
的家伙!
现在张凡中的这个
,力排众议,显然职位绝不会低,却丝毫不顾自己的名誉和沉重的责任,如此大魄力,大气度,真该浮一大白!
“此,你也算认得。”
张凡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望着苏轼。
啊?
我怎么会认得?这不都是一千年后的么?一千年后,我好像就认识一个你呀!
啊!
对了!
是、是他?!
苏轼蓦地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个!
那文武全才,写出许多惊艳诗句,更能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趋退若神,是张凡一再提及的“长者”!
难怪!难怪!
苏轼长长吁出一气,满脸都是由衷的佩服。
若是此,一切都说得通!
除了他,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大魄力!
可……
片刻,苏轼的脸上泛起苦笑,微微摇道:“未曾谋面,只是神
,苏某……谈不上认得这位圣贤!”
之前他就因为不能见此一面而
遗憾,如今看到这么伟大的三峡工程,心中的希冀更加无法遏制。
于是他望向张凡,隐有求恳之意。
张凡抬起手臂,指向茫茫长江,笑道:“苏兄,你看……”
嗯?
循着张凡手指的方向,苏轼运足目力眺望远方,果然见到那广阔的江水之中,竟然有在劈波斩
,游得十分欢畅,仿佛天地间就只有此一
,余者皆不足道!
看上去,年龄明显已经不轻。
然而身手矫健,哪里像是个六旬的老。
是他么?
这就是他?
苏轼待要看得更清晰,眼前却一阵模糊,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山脉,一道无法横跨的天河,一片无法窥探的星空!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张凡的声音响起,令苏轼心中一凛,知道这必定又是此的诗句。
极目楚天舒!
果然!能一手开启三峡工程的,才能拥有如此广阔无垠的胸襟,放眼望去,天高地阔,没有什么能阻碍他的目光。
“不管风吹打,胜似闲庭信步,今
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好好好!
苏轼露出畅快至极的笑容,竟是放形骸,一
坐到地上,遥望长江盛景,咀嚼着豪迈的诗意,一时如醉如痴。
“酒来!”
这回,可真的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了,苏轼竟然一伸手,主动向张凡讨酒。
哈哈哈!
张凡亦是大笑,翻手间便是陈酿茅台。
此此景,非国酒不足以佐诗赏画!
“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