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鸣冤鼓(1/2)
张顺等
既已擒得县令,占据孟津粮仓,不久天色既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孟津城中百姓和大街小巷塞满的饥民们,醒来一看,孟津城竟然变了天,连县令都被
抓了。开始,他们还有点畏惧,再后来看“流寇”并不杀
劫掠,便起了好奇之心,前来围观。
张顺站在孟津粮仓门
,看着外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顿时一顿无语:喂喂,看什么看?造反呢,你们也敢围观?
其实张顺却是对中原百姓的围观本
不甚了解,据闻南北朝时期,尉迟迥起兵造反,权臣杨坚便让皇帝任命韦孝宽为主帅,带领关中军队前去平叛。
不料想名将韦孝宽居然开局不利,战斗处于下风。当时前往围观他们大战的邺城百姓有好几万。这时候韦孝宽的行军总管宇文忻说道:“
况紧急,看来我只能玩诈了。”
然后,宇文忻便让士兵用箭
围观百姓,结果百姓大
。于是,宇文忻让
跟着喊:“尉迟迥老贼败了。”结果尉迟迥就莫名其妙的跟着大败。
由此,可见这围观乃是中原百姓自古以来的习俗,张顺等“反贼”被
围观和
家大军作战被围观比起来,简直是毛毛雨啦。
张顺见此,心中一动,便令悟空将县衙门前大鼓连鼓带支架给取了过来。这鼓本身就很大,在加上支架,给
一种很重的观感,围观群众不由纷纷喊道:“好!壮士!”竟是和围观杂耍的氛围差不多。
张顺让悟空将大鼓放下,拿起鼓槌,“咚咚咚”地便敲起那鼓来,鼓声沉闷雄厚,震耳发聩。
诸
心中不解,纷纷议论道:“这是做什么?为何敲鼓?”只有悟空没心没肺道:“或许师傅有意杂耍,表演个节目!”众
听了,皆不去理他。
张顺敲了几下,见所有的
都望着自己,便放下鼓槌,大声问道:“此何鼓也?”
众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不解其意,唯有部分胆大的回应道:“这是鸣冤鼓,你这都不晓得?”
“我等有何冤屈?”张顺也不生气,用更大声问道。
“俺们没有冤屈!”众
见他没有生气,便有
故意唱反调道,且看他表演什么手段。
“我们有何罪责?”张顺又大声问道。
“俺们没有罪责!”这次大家异
同声的大声回答道,虽然摸不着
脑此
做什么,好歹知道他是“土匪
目”,生怕他借机收拾自己等
。
“好!我们一无冤屈,二无罪责,为什么官府老爷高坐明堂?为什么我们要饥饿而死?”张顺图穷匕见。
下面饥民众多,听了不由一阵哗然,顿时议论纷纷。或云:因为我们遭灾也,或云:因为我们倒霉也,或云:因为没
给我们粮食吃。
张顺见民心可用,便大声说道:“孟津粮仓中有粮千钟黍,而我等腹中却无一粒米,此何其不公也?”
“天生地养,同样是
。为什么我们马上就接而死了,却不能吃这些我们自己上缴的粮食?反倒是被我们供养的官老爷都个个吃的肥
大耳?”说罢,张顺还特意将吃的白白胖胖的县令提溜到跟前,让百姓一观。
众
听了,皆沉默不语,只是死死盯着那县令。县令被众
盯得瑟瑟发抖,犹如筛糠。
张顺借机唱道:
“此何鼓?”
“鸣冤鼓!”
“有何冤?”
“没有冤!”
“我何罪?”
“不甘死!”
“河水决孟津,百姓尽饿殍!不闻官府救灾一粒米,但闻朱门宴罢酒
臭。发如韭,剪复生;
如
,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初唱之时,饥民还有手舞足蹈,鼓掌和之者。等到张顺唱到“河水决孟津,百姓尽饿殍”的时候,饥民便安静了下来,甚至有
开始跟着唱了起来。歌者越来越多,歌声越来越大,直震得那县令屎尿直流,臭不可闻。如是则三。
唱罢,张顺高声大呼道:“今坐等饥饿是死,举大事亦是死,等死,死国可乎!”
“可!”这时候饥民
绪早已调动起来,哪里有不允之理。
“此贼是否该杀?”张顺又抓起县令,高声问道。
“杀!”“杀!”“杀死他!”“杀死这狗官!”顿时,群
激愤。县令挣扎着试图辩解,喊了几句,直接淹没在饥民的高呼声中。
张顺将其弃掷于地,递刀与张三百说道:“三百兄弟,请为天下杀此贼!”
张三百接过刀来,看着满场的百姓高声大呼,哪里敢拒绝得了,只得狠下心来,双手握起大刀往下一剁,却是将那县令的脑袋一刀斩了下来。那县令失了脑袋,鲜血像烟花一下
而出,把旁边的张三百淋了一
血。
张三百摸了一把,面目显得更加狰狞,然后举着砍
的鬼首大刀,向围观百姓炫耀。当然,也有同时向张顺示威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