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潼关捷报(下)(1/3)

当士卒吃完热腾腾的汤和大饼,便开始勒紧甲束、检查弓刀,准备做拼死一搏。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他们中许多本就是怀庆子弟,自幼习武练拳,为的就是做那刀上舔血的买卖。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如果能够考中武举,有了官身,那自然是极好的。

如果不能,不过也没关系。

小到镖师、护院,大到贼寇、土匪,只要有饭吃,倒也做的。

如今众侥幸跟随舜王,连战连胜,所获军饷、赏赐及抚恤之费亦足一家之用,安能不效死哉?

由于李友用兵得法,昨夜派遣死士,番摸营。所以,除了睡眠略有不足和行军艰难以外,其实义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乏劳累。

既然如此,李友不由继续问道:“这一次,该到哪伙上阵了?”

“回李将军,这回到我们了!”一个面色黝黑的小伙上前应道。

“好,要小心谨慎!”李友嘱咐道,“天亮不比天黑,再想如之前那般轻易摸营,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知道了!”那小伙和他麾下二百余嘻嘻哈哈道,“我等自有大好命一条,岂可轻弃哉?”

在李友注视之下,不多时,这二百以怀庆子弟为首的敢死之士,腰挎刀,手持弓箭鱼贯而出,向前面的连城摸了过去。

这连城个比较小,其实并没有直接切断禁沟,只能依托禁沟任意一侧的悬崖峭壁而建,据险而守。

义军敢死之士依靠着绳索,脚蹬树根,手抓木,如同猿猴一般逐一向上攀爬。

只是为了减少士卒损失,李友不得不强令士卒着甲攀爬,大大加重了攀爬的困难。

好在这些自有练武,都有一把子力气。若是换做寻常丁壮,莫说着甲,即便空手攀爬亦颇为困难。

李友心忐忑不安的站在原地,用手搭了个凉棚观望,也不知战况究竟如何。半晌听见一声惨叫,随即厮杀声远远的传了过来。

不待他提心吊胆的等了半天,突然只见一道狼烟袅袅而起。

李友不由心里一个咯噔,他连忙下令道:“快,第二队快给我准备好,随时等待命令支援。飞彪铳装上弹药准备,等我下令开火!”

不多时,狼烟又熄,随即有士卒从悬崖连城上返了回来。

“怎么回事?”李友紧张的问道。

“回禀将军,我们攻的时候,敌正在烧饭。不意被抵挡片刻,有趁机从灶内抽了根柴火,点燃了烽火台!”

“这......如此也好,不如将计就计!”李友闻言知此事军心不可有半点动摇,便冷笑道,“第二队即可向下一座连城进发,先选几个会陕西音的好手,就说这座烽火台烧饭之时,误燃狼烟,特来通知一声!”

“等到官兵近前询问,就起发难,诈开城门,杀将进去!”

不得不说在重压迫之下,李友发出全部的潜力。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能有如此急智,显然对面的官兵亦没有想到,于是又被义军强下一城。

只是义军的好运到此为止了,由于这一城算是一半诈城一半强攻夺下,难免让官兵争取了些许时间,再次点燃了烽火台。

如果一次烽火台烽火燃起,可以说成误作的话,第二次再说误燃,那就有点侮辱别的智商了。

于是,李友只好命士卒携带着火炮,对剩余三座连城进行强攻。

由于连城建在高台之上,对普通直火炮来说,需要很高的角,不然很难击中目标。

刚巧义军的飞彪铳是典型的大型臼炮,当初义军准备突袭禁沟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才费尽心思将这个沉重无比的玩意儿翻山越岭带来过来。

一百五十斤的大铁弹直接灌顶而下,一举击穿了从未考虑攻顶设计的连城,然后发出沉闷的炸声。

炸的弹片在封闭的空间里,造成了骇的杀伤力。

炸的硝烟从烽火台细小的击孔中薄而出,形成了几道令胆寒的烟柱。

等待多时的敢死之士,便趁着炮弹的余威,连忙一跃而,杀将进去,不多时便攻下了此城。

如此这般,义军又连下剩余两城,眼看潼关在望,李友亦喜不自胜。

只是哪成想,义军刚占据最后一座连城,便远远望见潼关城中一支马从城南门而出,逆禁沟以迎义军。

这义军刚刚占据的这座连城,长宽不过丈余,高两丈四尺。

说好听点叫“连城”,其实不过是一处据险而守的烽火台罢了。如今义军苦战一一夜,早已经腹中饥饿,疲力尽,为之奈何?

守亦不足守,战亦不足战!

李友犹豫了半晌,一咬牙下令道:“听我号令,唯伤者留守此城,其他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