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入城(1/2)
西安城东门唤作长乐门,是一种很典型的明清城门,设三重三楼。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由内向外分别设有闸楼、箭楼和正楼三重城楼。
其中闸楼建在月城城门
上,因设有千斤闸和吊桥而得名。
又因为其城楼里驻守士卒,多设火器火炮,故而又名炮楼。
而箭楼则是设在瓮城城门
上的城楼,因为其上多设远望、设计窗
而得名。
长乐门箭楼正面箭窗共有四层,每层开一十二窗,四层共计四十八个窗户。
箭楼左右两侧山墙,亦为砖壁,下部一层皆不开窗
,上部各设箭窗三层,每层三窗,每面设有九窗,左右共计一十八窗。
这样,整个箭楼,三面总共有箭窗六十六孔。
而在箭楼两侧亦设有配房,这种配房如同马面上的敌楼一样,可以加强瓮城左右两侧的防御。
而正楼才是后世常见城楼,作为城楼城楼防御体系中最后一道屏障存在。
贺锦率领麾下骑兵,横冲直闯,直接奔向西安城壕上的吊桥。
没想到这些官兵豪横惯了,西安守卫不以为异,竟然连吊桥都没有拉起,只当又是溃败返回罢了。
沉重的马蹄踏上了吊桥,震动的吊桥上下颤动着,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断裂一般。
“左金王”贺锦对此视若无睹,反而死死的盯着面前的千斤闸。
生怕它一声巨响落了下来,然后迎面飞来了无数的矢丸,随即义军横尸遍野,丧命于此。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长乐门的守卫毫不在意的打着哈欠,连上前问询一声的意思都没有。
这些
消息最为灵通,在他们之间早已经传开了,出城夜袭的官兵“偷
不成蚀把米”,不但丢了许多
命,甚至战马都被
抢去了不少。
这个时候他们是多又不开眼,敢去上前挑衅?
至于敌袭,那是根本不可能存在好不好!
且不说从华
到西安有二百里脚程,贼
和官兵一路奔杀,早已经踏
了脚底板,
困马乏。
更不要说如今官兵夜里又去折腾了半宿,估计他们连个囫囵觉都没有睡成,拿什么袭城?
其实这个心态也不能说不对,哪怕有战马代步的贺锦也早已到达了身体的极限。
随着战马的颠簸,浑身上下好似散了架子一般,愈发觉得身上的铠甲沉重了起来。
贺锦强忍住不适,猛地重进了闸楼里,然后一勒缰绳,这才放慢了脚步。
原来过了闸楼,迎面却是箭楼。
十丈有余的高大城楼耸立在面前,被其上密密麻麻的
击孔盯着,哪怕胆大如斗的贺锦也顿时起了一身
皮疙瘩。
虽然他知道那上面可能根本没有
,但是仍然忍不住战栗。
若是正常攻城,好容易才填平了壕沟,轰塌了千斤闸,然后迎面就遇到这么一个城楼。
任凭你如何英雄盖世,也能把你
成个马蜂窝,由不得贺锦不胆战心惊。
当然,贺锦放慢了脚步并非因为害怕的缘故,而是因为城门结构的问题。
这箭楼的开门和闸楼的开门并不直通,箭楼的开门在瓮城城墙的左右两侧。
贺锦率领麾下义军进
月城以后,只好沿着月城往两侧分流,走到城墙根部才看到在瓮城上开设的一座小门。
那月城之所以被称之为月城,就是因为其包裹在瓮城外面,如同一弯新月一般,故而称之为月城。
其实若是
究一番,这月城也不过是特异化的瓮城罢了。
进了瓮城之内,形势愈发凶险起来。
所谓瓮者,大肚小
陶器是也。这瓮城因其形状与瓮颇似,故而称之为瓮城。
这瓮城前连箭楼,后依城楼,左右设有城墙,皆高达十余丈。
贺锦站在瓮城之中,如同一只可怜的蚂蚁立在瓦瓮之中。
他忍不住抬
看去,只能看见上面一小片天空,其中压抑可想而知。
“你们是哪个队伍?”贺锦正急促不安之时,突然有
大声问道。
“直娘贼,你眼瞎啊!”“左金王”贺锦不答反骂。
刚巧他因惊惧而怒,和官兵因溃败而怒相差无几。他本又是延绥出身,和陕西总兵官左光先
音相近。
那
一听,只道他们是总兵官的嫡系,顿时不敢
问,老老实实打开了正楼城门,请义军
内。
贺锦刚一进城门,顿觉视野开阔了许多,紧绷的心弦也不由为之一松。
不多时,义军刚
城三五百
,贺锦便大喝一声道:“杀,给老子分成两队从左右两侧杀过去!”
这倒不是贺锦等不及了,而是此次官兵出城袭营也不过两千余骑。他这次出营突袭虽然不及两千,也也有一千五之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