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教授 十一(3/4)

小声地问这位美人是谁,太封资修,像个妖精

丁一告诉她是邓丽君,大家都摇摇头说不认识。

丁一说是一位台湾的歌星,结果大家一听吓坏了,马上一哄而散,这里有敌特情况,那时听美国之音都是不允许的,结果引来了居委会的人

人满脸警惕,背着手两眼盯着录音机问丁一是不是台湾派来的特务,丁一好笑说不是。

那为什幺播放台湾的反动音乐,来人情严肃,让丁一拿出相关证件装模作样地检查。

结果他指着中国护照上的英文说这是不是密电码,搞得丁一哭笑不得,向他解释是中国护照。

那时中国什幺都没有,所以大家都从国外往中国带东西,谁家里要是有人在国外,那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

后来中国慢慢发达了,合资独资企业遍地开花,生产的东西多且便宜,于是回国的人都像大款,挥金如土,从中国往美国带东西,买东西不太考虑价钱。

丁一每次回国都要买一双皮鞋,一瓶茅台或泸州老窖。

有一次还买了一台cvd卡拉ok录放机回美国,供朋友和同事娱乐。

不成想随着生活的慢慢富裕,中国物价步步升高,一直到现在又反过来了,从新回到从国外带东西回中国的时代,却是因为中国的东西太贵,钱太多。

这一个循环,也不过只用了短短三十来年的时间。

丁一脑子里把时光捋了一遍,不知不觉转到卖皮鞋的地方,小巧的装饰灯将放在货架上的一双双式样新颖的皮鞋照得铮亮,各个厂家的产品争斗艳,国内的国外的,花样繁多,一般标价都在千元以上。

丁一特地找到自己脚上穿的一双意大利皮鞋,标价四千多元人民币。

丁一正看得发怔,一个个子纤巧的服务小姐走过来热情推销,花言巧语,肢体语言丰富,百般纠缠。

丁一无法脱身,只好指着脚说:“我脚上就是穿的这种鞋,在美国买不过一百美元左右。

”小姐于是不再纠缠,怏怏离去。

丁一听许多到过中国的朋友说,他们的亲戚告诉他们,如果那些外国货是真的,买了也就算了,图个品位,问题是许多是假货,山寨产品。

他看看手表,还有点时间,决定不买东西做些无谓的徒劳,还不如到外面去转转。

出了商店的门,丁一要了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去黄鹤楼。

在武昌桥头下面丁一下了车。

头看去,满眼都是店铺林立,繁华地带,车水马龙。

在美国清净惯了,丁一已经不太习惯这人满为患嘈杂的感觉。

路边的桥墩上有一行小字写着《黄鹤楼故址》。

一九五七年为了修建长江大桥,苏联专家建议大桥从黄鹤楼故址通过,因为这里是两岸直线距离最短的地方。

他的同龄人中,有许多人的名字叫大桥,就像美国许多人叫汤姆、琳达一样多。

丁一循着水磨石的阶梯拾级而上,阶梯两旁布满了小摊,摊贩们向他吆喝着兜售东西,喧闹不堪。

丁一像跳舞一样在其间穿行。

丁一望着这满眼的建筑物和其上的巨大广告牌,这几天来经历过的许多事情一幕幕呈现在眼前,让他心头有一种非常怪和陌生的感觉,脑子像江水泛滥,心里有一块石头压着。

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已经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淳朴的中国了,从里到外,现代文明和腐败堕落交替进行,就像远处的江水奔腾向前,泥沙俱下。

但中国毕竟在前进,起码在物质生活方面比当初他出国之前要好许多,现在的穷人恐怕够得上当时的富人标准。

国家在经济上,外交上,军事上都成了世界强国。

可是在精上道德上呢?中国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中国现在许多社会现象比美国还大胆,还丑陋,还缺乏公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是中国的堕落,还是自己落伍了,适应不了形势变化?人类的进步是不是就应该是这样以道德为代价?丁一有点迷惑,他甚至怀疑如果自己回到中国,会不会经不起诱惑而沦为宁主任那类人里去。

那是非常可怕可悲的。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不愿同流合污,又逃回美国,就像自己在美国的许多华裔同事一样,曾经信誓坦坦雄心勃勃回中国干一番事业,最后灰不溜秋落荒而逃,再也不谈报效祖国。

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家,丁一对中国学术界和科技领域里的许多虚假做法不能认同。

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丁一更是从心底里对中国道德领域里的失控深感痛心,这些有悖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和发展史。

从孔夫子时代起,中国就树立了很高的道德标准、高尚情操、和社会行为标准,每个华夏子孙几千年来都引以为自豪。

中国历朝历代的大起大落都是始于骄奢淫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