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河图版)】(207-216)(8/15)

“哼!”

帝猛地发力,将手中的急报狠狠地砸向地面,怒喝道:“周文海、林凡,这两个狗胆包天的逆臣!”

那声音如雷鸣般在朝堂中回响,震得在场的众大臣心猛地一颤,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了他们的心。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大臣们噤若寒蝉,没有一个敢轻易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只是偷偷地互相对视一眼,便赶忙低垂着,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整个朝堂安静得只能听见众紧张的心跳声。

就在这令窒息的氛围中,丞相陈志清赶忙出列,恭敬地弯下腰,拱手说道:“陛下还请息怒,龙体安康至关重要。不知益州发生了何事?”

“何事?”

帝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那笑容中却没有丝毫温度,冷冷地说道:“周文海、林凡这两个逆臣,朕出于信任,委以重任,派他们前往益州的绵城和涪城赈灾。可他们呢?竟胆大包天,欺君罔上,回奏朕说灾已然解除。哼!实际上,他们却在暗中贪墨那本应救济百姓的赈灾款项。此等行径,简直是丧心病狂!他们眼中根本没有百姓的死活,何曾将朕这个皇帝放在心上?又何曾对天下苍生有过一丝怜悯?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天理难容!”

什么!!

贪墨赈灾款项?

欺瞒圣上?

此语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惊愕万分,议论纷纷,这才明白一向沈稳的皇上今为何会如此盛怒,原来这两居然敢坐下如此罪行。

兵部尚书萧武迈着沈稳的步伐出列,恭敬地拱手后,神色凝重地说道:“启奏陛下,此事臣以为或许存在误会。周文海此,臣对其了解不多,不敢妄言。但林凡在兵部任职多年,向来恪尽职守、品行端正,臣以为他断不会做出这等贪墨赈灾款项、欺瞒陛下之事啊。还望陛下明察,切莫冤枉了忠臣。”

“冤枉他,哼!”

帝凤眸瞥了一眼萧武,眼中的怒火似要将其吞噬,她伸出玉手,指着地上的急报说道:“此乃益州绵城县令石翰君冒死送来的急报,难道他会平白无故冤枉这二?石翰君在奏报中详述了所见所闻,那些本该发放到灾民手中的钱粮,被周文海和林凡中饱私囊,多少灾民在饥寒迫中死去,而他们却在逍遥自在,视命如芥,如此恶行,罪无可恕!”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萧武额冒出冷汗,却仍硬着皮说道:“陛下,石翰君一之言,或许……或许有失偏颇,是否可再派彻查?”

帝怒极反笑:“彻查?再派?等你慢悠悠查完,灾民都死光了!朕当初信错了,才导致今之祸,若不严惩,如何向天下百姓代?”

这时,丞相陈志清上前一步:“陛下息怒,萧大也是出于谨慎。不过,此事确实重大,可先将周文海和林凡召回京城,押大牢,再选派公正廉明之前往益州调查核实,若况属实,定当严惩不贷,以正国法。”

帝微微点,眼中寒光闪烁:“就依丞相之言,即刻派将那两个逆臣捉拿归案,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吾皇圣明!”

朝堂上的大臣们齐声高呼。

片刻之后,陈志清再次出言道:“启奏陛下,这周文海与林凡两自然可恶,但当今最重要的莫过于是灾,若真如那绵城县令石翰君所言,如今绵城和涪城的百姓正处于水火热之中,饿殍遍野、疫病横行怕是在所难免。当务之急,是要先解救灾民,稳定局势。”

帝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她看向陈志清问道:“丞相有何良策?”

陈志清恭敬地向前迈出一步,微微躬身,神色凝重地回答道:“陛下,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重新选派贤臣良将赶赴灾区救灾。”

帝点称是:“丞相所言极是!但所派何?”

陈志清面露难色,迟疑了一下,摇道:“这个,微臣一时间也想不出选!”

正在这时,兵部尚书萧武出列道:“陛下,微臣以为锦衣卫指挥使陆云可担此任。他文采斐然,又足智多谋,由他前往救灾,定能迅速稳定局势。”

说这话时,萧武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他知道陆云正在为追查李岩、逢集同党案忙得焦烂额,而且此次救灾困难重重,不仅要面对复杂的灾,还要处理灾后的局,这其中稍有差池,陆云便会陷万劫不复之地。

帝微微一怔,目光投向还在朝堂中的陆云,开道:“陆云,你意下如何?”

正在一旁默默吃瓜看戏的陆云,原本抱着看好戏的心态,见牵扯到自己上,先是一楞,随即反应过来,他赶忙出列,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朗声道:“小的本不该推辞,但如今李岩、逢集同党案正处关键之时,线索繁多且错综复杂,若此时微臣离去,恐后续接手之难以理清绪,耽误案。再者,灾区况虽危急,但微臣对救灾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