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河图版)】(243-248)(13/14)
用罢了,甚至是有的时候一分不给。
没办法,谁叫
家是内造局呢?
可如今,嘿嘿,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内造句,管他们锦衣卫要东西,那也得规规矩矩地付钱,而且还是
利。
“真是
利啊……两座模具十万两,啧啧!”
周同方的心
有些激
难以平复。
事后,待走出锦衣卫的大门后,内造局局丞高力看起来还有些怏怏不乐:“没想到最后,还是要了咱十万两……”
“知足吧。”
张海在旁淡淡说道:“你以为这锦衣卫,还是曾经任
呼来喝去的仪鸾司么?……不同以往了!”
高力闻言,有些郁闷地叹了
气。
诚然,曾几何时,他们内造局管仪鸾司要东西,什么时候给过如此高价?
那不是想拿就拿?
可正如张海所言,如今的锦衣卫,已不再是当年任
拿捏的仪鸾司了。
没办法,谁叫如今锦衣卫有那位陆公公撑腰呢?
当
,内造局花了十万两高价从锦衣卫定制了两座专门用于生产蜡烛的模具的这件事,传遍了整个大夏朝廷
此时,整个朝廷这才真正意识到,锦衣卫,的确是与以往有所不同了。
这对于像兵部、工部这种需要技术支持的部府、司署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当天晚上
帝更是将陆云叫了过去,询问了一番,不过在陆云说了是公平
易后也就不在说什么,挥手让陆云离开。
陆云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
帝绝美的容颜正欲离去之时,眼角余光不经意间触及到站在一旁宛如仙子下凡般的夏蝉那清冷如霜的目光,刹那间,陆云只觉心
猛地一紧,随后才匆匆加快步伐,生怕这位仙子夏姑姑拔剑砍向自己。
第248章 这得是流了多少
锦衣卫的第一项赚钱业务,锦衣卫指挥佥事周同方与工部辖下虞部司郎周培,以及户部辖下仓部司郎匡轲两位官员谈得差不多了。
三个司署联手,虞部负责制造,仓部负责销售,而锦衣卫嘛,则算是技术
,除了负责对那些铁模的维修与增造外,其余一概不管。
但不管怎样,锦衣卫还是拿地最多的,足足纯利润的四成,至于虞部与仓部,则平分其余的六成。
这个利益划分,看上去似乎公平,可实际上,刨除了成本后,虞部与仓部所收
的利润甚至还不到锦衣卫所得利润的一半,毕竟前者要负担起原材料的成本,而后者则要支付大笔运输的费用,哪能像锦衣卫似的,轻轻松松坐收大笔的金钱。
但是没办法,谁让蜡烛的新工艺是由锦衣卫改良的呢?更何况锦衣卫的背后是锦衣卫指挥使陆云。
少赚点总比没有好。
虞部司郎周培与仓部司郎匡轲想得很开。
当然了,这个“少赚些”,也只是针对锦衣卫所占的利润份额而言,事实上,哪怕是虞部与仓部所占得的利润份额,也足够使其他的司署眼红。
等这笔挣钱的项目确定下来后,虞部已经开始在疯狂地制造蜡烛,而仓部也在积极地运来原材料,并且运走一箱又一箱的蜡烛成品,看这
形,似乎是打算制霸整个国内的蜡烛市场。
除此之外,锦衣卫为内造局所打造的两座蜡烛模具,也已
割完毕。
内造局很痛快地给了十万白银,专程派内侍监的太监以及护送银车的禁卫军,将这笔钱款运到了锦衣卫司署内所新造的钱库,堆放得整整齐齐。
不可否认,在蜡烛的收益还未从户部拨给的
况下,这是锦衣卫所赚的第一桶金,还别说,那数十箱白花花的银子,让锦衣卫内的工匠们目瞪
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锦衣卫有朝一
会变得如此有钱。
在此期间,锦衣卫指挥佥事周同方与指挥同知丁毅曾有过打算,欲将那十万两转
给陆云。
毕竟,这桩生意最初是陆云构想而出,于
于理,似乎都应有所回馈。
然而,陆云却毅然予以拒绝。在他的考量之中,自身当下的身份乃是公公,已然领取着后宫与朝廷的双份俸禄,钱财足以维持
常用度。
再者,他如今担着锦衣卫指挥使的要职,已然极为引
注目,整个大夏朝廷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倘若他收下这笔钱财,那么可以预见,次
弹劾他的奏折便会如同冬
纷纷扬扬的雪花一般,堆积在
帝的御案之前。
如此一来,他辛苦创建起的局面恐将毁于一旦,所以他坚决不肯接纳这笔巨款,以避可能到来的灾祸与麻烦。
而且,现如今锦衣卫也正是用钱之际,先不说大夏其他州府,就京城云都府的锦衣卫校尉们,现在有些还穿着仪鸾司的衣服,故而,在这自身发展的紧要关
,每一笔资金的合理规划与使用都显得尤为重要,陆云
知其中利害关系,又怎会因眼前的利益而罔顾锦衣卫的长远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