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河图版)】(289-292)(3/7)

「都给朕住!」帝怒喝一声,声音在大殿中回,众瞬间噤若寒蝉。

帝目光如电,凌厉地扫过在场众,最终将视线定格在陆云身上,面色稍稍缓和了些许,开说道:「小云子,对于萧尚书所言,你可有话说!」

「启奏陛下,在回答萧尚书话之前,可否容许小的讲个故事?」

陆云拱手朗声道。

帝微微颔首,示意陆云继续。

陆云清了清嗓子,说道:「从前有一只金丝雀,被养在华贵的笼子里,衣食无忧。然而,有一天笼子的门意外敞开,金丝雀却不敢飞出去,因为它习惯了笼中的安逸,害怕外面的风雨。但当一只凶猛的鹰飞扑而来,金丝雀才惊觉,笼中的安逸不过是暂时的幻象,若不勇敢面对外面的世界,终有一天会成为鹰的猎物。」

帝若有所思,问道:「你的意思是?」

陆云郑重而言:「陛下,如今之大夏,恰似那只金丝雀!求和割地,看似能于表面求得一时之安宁,实则是将自身囚困于一个更为脆弱之牢笼内!

鞑靼之野心,犹若熊熊燃烧之烈火,断不会因我们之退让而有半分消减!

届时,鞑靼再寻个莫须有之借与大夏开战,大夏难道唯有继续践行求和割让之举?

待到大夏再无任何本钱之际,又能拿什么给予鞑靼以换取他们那所谓的欢心?

是朝中的诸位大臣?依微臣之见,怕是没有什么能比陛下的皇位更吸引他们的了,到那时,鞑靼在云都府建造一间致的笼子,而陛下则会沦为牢中之鸟,供鞑靼赏玩。」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在场诸臣只感觉脑中嗡嗡作响。

帝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愤怒与恐惧在她眼中织。

萧武猛地跳了出来,伸出手指着陆云,怒目圆睁,喝道:「陆云,你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冒犯陛下,简直罪该万死!」

陆云毫无惧色,昂首挺胸道:「若一味地割地求和,此乃懦夫之举,实非我大夏男儿所为。倒不如奋勇向前,殊死一搏,哪怕战至最后一息,血洒疆场,马革裹尸,我大夏亦能在青史之上留下壮烈之名。」

帝沉默了。

然而陆云话还未说完:「再则,战争还未开打,谁敢轻言胜负?如今,我大夏有千千万万的热血男儿,尚有一拼之力,我等背后是锦绣山河,是万千子民,焉能拱手相让?我有一言诸公静听......」

陆云环视朝堂臣子一眼,声音陡然高亢激昂,仿若洪钟大吕,轰然响彻整个朝堂:「哪怕兵临城下,哪怕国之将亡,我大夏绝不赔款,绝不纳贡,绝不割地,绝不和亲,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随着陆云最后一句话以高昂的语气喊出后,犹如雷霆万钧,震得朝堂梁柱似乎都在微微颤抖。

满朝文武被陆云这一番话震撼得鸦雀无声。

萧武面色苍白,嘴唇哆嗦着想要反驳,却一时语塞。

「不赔款、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你竟有如此之雄心么......」

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动容,长长吐了气,缓缓地闭上了双目。

第291章 再争

「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夏丞相陈志清的脑海中反复回着这句话,每一次默念,都似有一热流在体内涌动,令他热血沸腾。

他凝视着陆云,目光久久未曾移开,眼中满是复杂之色,眼前这意气风发的青年,勾起了他往昔的回忆。

曾经年少的他,亦如陆云这般朝气蓬勃、豪满怀,一颗报国之心炽热滚烫,对未来满是憧憬与壮志。

那时,天蓝海阔,阳光明媚,他自信凭一腔热血与满腹才学,能在朝堂之上纵横捭阖,为大夏的兴盛建功立业

恰似如今的陆云,无畏无惧地屹立于风云变幻之中,坦然抒发己见,置个生死荣辱于不顾,满心皆为家国天下。

望了一眼朝堂诸公,发现除了兵部的大部分官员面色苍白以外,其余大臣此刻亦激动地攥着拳,满脸通红。

然而,正当朝堂气氛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紧张与激昂达到了最高点时,宫殿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慌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位身负重伤、衣衫褴褛的士兵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他的身躯血迹斑斑,那身铠甲碎得不成模样,仿佛遭受了千万次重击,残损不堪。

面色苍白得犹如一张薄如蝉翼的宣纸,毫无半分血色,嘴唇裂,仿若久旱的土地,眼神之中盈满了无尽的惊恐与极度的疲惫。

然而,他仍旧拼尽最后仅存的那一丝力气,声嘶力竭地吼道:「陛下,益州八百里加急!绵城和涪城两地惊现百姓大规

25-01-10

模谋反!这是呈报!」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