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节(2/3)

3世纪末,由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

这位老人这下彻底是明白了,这个小孩子是真的知道这些。

所以这位老人饶有兴趣的朝着王翰白问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你是谁家的孩子啊?”

王翰白这个时候终于出现了孩子的腼腆,他低着头口道:“只是恰好喜欢罢了,至于我嘛,我叫王翰白……”

人有些惊讶:“你父亲是王榭?”

王翰白点了点头:“嗯,您也认识我父亲吗?”

这位老人没有回答,只是好的问道:“你父亲可是我们博物院的宣传大使啊,你拿他的证件就可以免费来看啊,怎么还天天买票来呢?”

这下王翰白更懵逼了:“还可以这样吗?”

“当然可以!”

但是很快这位老人又摇了摇头:“算了,你还是跟我来吧。”

等到半个小时后,拿到了编外人员通行证的王翰白懵逼的看着面前的老人:“还没有请教,您是?”

人捋了捋胡须:“老夫,易培!”

这下王翰白彻底惊呆了:“老院长!!!”

……

让王翰白成为编外人员,只是上任老院长、荣誉顾问易培的一点小心思,并没有真让他上班的意思。

毕竟王榭是宣传大使,他也确实是喜欢这个小孩子。

可是随着日益的接触,王翰白也没有让紫禁城博物院吃亏,他足足指出了十几个展品介绍里关于历史的谬误,甚至还根据历史资料帮紫禁城博物院挑出了好几件赝品。

而正是因为对紫禁城博物馆越来越熟悉,王翰白在两年后,就提前从蓟都大学历史系提前毕业了,然后又重新修了考古系。

不过和其他的考古工作者不同的是,王翰白选的是一个冷门中的冷门,文物修复。

或许是因为经常在紫禁城博物院有上手的机会,所以王翰白的修复技术也是日益水涨船高。

不少大国工匠都表示,王翰白天生就是搞这玩意的。

因为这五年中,王翰白几乎精通了玉器雕刻、瓷器修复、织品修复、金石修复、印章雕刻等各大类很吃功夫的技艺。

当时紫禁城博物院的情况是这样的:

对藏品的断代、真假和历史有疑问的,找王翰白绝对没有问题。

需要进行一些高难度的修复、其他大师又不是很有把握的时候,也找王翰白就行。

一些传统的又已经遗失了的技术复原,比如榫卯结构、竹编工艺或者颜料调试等,王翰白自己也琢磨复现了不少。

而这个时候,王翰白还是编外人员呢。

直到老院长易培去了现任院长办公室拍了桌子后,大家才想起来把这里当家的王翰白好像真的还不是紫禁城博物院的人

所以很快,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博物院就给王翰白办好了入职证明,甚至五险一金都补交了。

最后现任院长还不断的拍着心口

“好家伙,底下人也不提醒一声,这么个宝贝竟然不是在职的,要是被其他博物馆的人抢走了还了得。”

就这样,等到王翰白20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获得了紫禁城博物院的代理副院长、高级修复师、高级特殊人才等多个职称。

所有紫禁城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也都知道,这是铁定的下一任院长了。

同时。

他这几年出的历史巨著也风靡了整个学术圈子,蓟都大学、蓟都师范大学、福庆大学、金陵大学等多个顶级院校,也破格邀请他担任了历史讲师。

所以,王翰,他留给众位长辈和圈子里前辈们的印象是:

真正的历史学家、文物学家、教育学家、工艺大家。

……

以上,就是长辈们对王翰白的看法。

而私底下,众多兄弟们对王翰白的看法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时候,在威宁公爵府的时候,王翰白除了整天看史书以外,还看很多所谓的秘史和野史。

当然,他最爱的,还是威宁家祖传的宝库,王翰白可谓是流连忘返。

有一天,舍恒看着王翰白抱着一个宋代的汝窑笔洗流口水的样子,也是大气的挥了挥手:“喜欢就拿回去玩。”

可惜即使如此的痴迷,王翰白最后还是摇头拒绝了,最后依依不舍的回王榭这边院子了。

这也一度搞的王翰飞很费解,这到底是喜欢呢,还是不喜欢呢。

后来,等到稍微大一点了,王翰白被大学破格录取后,家里对他的行程也放松了一些。

所以王翰飞曾经好的问过王翰白:“你一天到晚在外面都干什么呢?”

王翰白犹豫了一下,然后就带着好兄弟一起出门了。

他们的第一站,并不是紫禁城博物院,而是蓟都的琉璃厂。

王翰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