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6)

谈榷场新政,看她信中偶有冗笔,每还要耗费大半时间为三皇叔处理庶务琐碎,力实在有限。

长宁公主近来这半年与我谈论诗词的时候少了些,官任职之事,常询问我的看法,想知道官更适合担任何种职务。现在官多数在中侍省任职,像慕容嫣这样的才,发挥作用太有限。

其实我更想与她讨论一些商业政策,但这可比泛泛而谈的官任职要复杂得多了,长宁公主上曾有一位姐姐,可惜成婚不久便去世了,她常去姐夫家陪伴外甥,她姐夫蓝武魂是新宋西军中文武双全的名将,两关系甚恰。她姐夫为了等这个小姨子的

订婚,还没有再婚。长宁公主对姐夫早已芳心暗许,更不介意通房之好,但她姐夫觉得,毕竟妻子已经不在,和翁家算不上是一家了。

我思虑两给她回信:如今礼部宣抚司郎中多畏远行,而我新宋文华璀璨,上国诗词早为番邦贵胄竞相追捧。若能将王空同等的新作烧制于越窑秘色瓷,或印于郝州龙凤团茶,外销海外,金银之利当倍于往昔。

此外,九华国的贾氏印书馆垄断新宋诗词出版一事,我一直觉得不妥,或许可以通过特定商路招标的方式,扶持几家新宋本国的商社、行会或商帮,以打垄断,促进本国商业发展。

长宁公主不久后回信,提到她与贵嫔慕容嫣一同阅了我的信,认为我的提议颇有见地,遂与皇后商议,最终以中侍省的名义下发懿旨,将此事由礼部详议。

信末提及昔年我曾救贵嫔幼弟于危厄,慕容氏铭感五内,想亲自见我一面,当面致谢。

她还写道,待圣上召见你之后,我也想见见你。

在青云门的孤霞渚中,文书院是最大的院子了。除了廷报,还有大量商使团搜集的各番国最新的邸报、朝报、小报、商讯和出版物,八间屋子堆得满满的,新来的七师叔孙金王负责带着两个察子进行整编分析和归档。我每隔两三天就来这里看一下。最近看得最多的便是九华国的资料。

除了我和皇城司一个叫陈白金的察子,文书院里每更新的廷报几乎无翻阅,那陈白金是一个冷,每隔一两天都会坐在那里默默看文书,他与我不同,从来不用笔记,应该是记忆力超群之

不过文书院中的书籍良莠不齐。完全不能和慕容嫣的私藏书相比。她父亲后来派送来整整十六个大檀木箱,藏书琳琅满目,种类既全,品质也高,而且她做了大量的批注!

她的学识之,涉猎面之广,是我迄今为止还从未见过的,看问题也很有独到的见解:我随手抽出来的第一本书竟然一卷《水战新策》。打开之后,两粒枯的茶花从泛黄纸页里跌落。书页边缘密密麻麻的蝇小楷:“若以火油覆舟,须借东南风势,然江面风向诡谲,不如将火船分为三队……”

墨迹在在“三”字上洇出裂痕。

兵书里夹着市舶司的关税清单,农政论中压着南越国的海图,最底层的却是一大厚本《新宋民律》,早被朱砂批得面目全非。那慕容嫣在一片素绢上另誊新注:“礼数亦是囚笼,因而欢,各有所得。眷恋至致,是为忠贞。”

当我翻开《北疆边防考》

封皮时,辽国骑兵布防图旁斜着行狂:“九华国与我同源同种,当以文教柔之,若效敌国以武力相胁,必使兄弟阋墙。”

我看了一下书的出版时间,估算彼时她批注此书,不过是个十三岁的闺少

压箱的羊皮卷展开时簌簌落着金,竟是描摹自禁宫藏本的《四海汐图》。

用银线在东海某处绣了朵木兰花,旁书:“市舶之利十倍于田亩,海禁实自断臂膀。若得掌司礼监印……”字迹到此戛然而止。

我花了五天时间先整步将她的藏书进行了分类。中间还是忍不住翻看了几本不可思议的书籍,比如《天清录》。她在水晶折光路旁写道:“光经此化为七彩,恰似霓虹贯天。若使光有筋骨,可折可曲否?”

还有一本《海国闻见录》,她将“南海水手言东向有黑如巨蟒”一句勾出,批道:“阳家谓水脉即龙脉,然此四季不改其道,岂非天工开物?”

慕容嫣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才少啊!

恍惚间竟似听见一阵少清脆的笑声:“爹爹总说子读书无用,他不知道,我要读的是整个天下。>ht\tp://www?ltxsdz?com.com

一天夜里,我翻阅慕容嫣批注的一本藏书,突然惊起。|最|新|网''|址|\找|回|-〇1Bz.℃/OM『发布邮箱 ltxsba @ gmail.com』

《新宋大冬城陷土悲纪年》记载了满城军民抗击辽军的壮烈事迹,城陷之后,剩余的90万军民被辽军剥得只剩一层单衣,在寒风凛冽的数九腊月,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雪原上,到了内地,仅万余活了下来。

师父曾说我父亲死于辽国暗影门绝世高手之手,我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