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仗义死节,就在今日(2/4)
就比如眼前的这座青鸣山,取青鸟待鸣之意;
已经算是银
郡内的“名山”了,但郑凡目测这山的垂直高度,也就一百多米的样子。
山门处有牌坊,牌坊下有一尊石碑,上书:
怀涯书院。
始创于七十年前,开山师祖是怀涯子,以燕
的身份曾去东方三大国游学,创出过偌大的文明。
对于在文化方面极度自卑的燕
来说,其激动之感不亚于自家山沟沟里出了高考省状元。
如今,怀涯子是早就不在了,但他创办的书院,却依旧生机勃勃。
时下,燕国文风,银
最盛,银
文气,始于怀涯。
书院外面,有一个小村落,有点像是规模稍微大一些的驿站,有客栈有饭馆。
当四百蛮族骑兵陈列于此时,带来的,是从北地刮来的呼啸北风。
杜鹃一路上都在好奇地打量着郑凡麾下的这些蛮兵,她好奇于这些蛮兵的素质,也好奇于这些蛮兵身上极为
良的甲胄,甚至是这些蛮兵胯下的战马,在马场众多的燕地,也属上等!
在杜鹃看来,就算是靖南军内的骑兵,在装备上,也被这些蛮兵给比了下去。
要知道,这些堡寨的兵卒,其本质上和北封郡各城的守卒差不多,有点类似于保安团,只不过,这翠柳堡,却是相当的不一样。
但她好奇归好奇,这些问题憋在心里,并没有问出
。
正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把甲胄都烘得有些烫了。
这里又山清水秀的,郑凡还真有种想在这里野营睡个午觉的冲动。
“杜姑娘,下面,该如何做?”
郑凡打了个呵欠,看向身边的杜鹃。
昨
靖南侯说的很清楚,自己只负责配合以及……背锅。
具体怎么
作,由密谍司的
来决定。
“郑大
请稍等。”
杜鹃将一份文书递向了身后,一直跟在后面的那名男子翻身下马,从杜鹃手中接过了文书。
“去,叫书院自己把
出来。”
“遵命。”
那名男子走向了山门。
青鸣山确实不高,但林子茂密,那个密谍司手下进
山门后,其身形很快就消失于密林之中。
杜鹃看向郑凡,笑道:
“郑大
,可以下令让您的手下歇息一下。”
说完,
杜鹃回过
,看向身后的一众蛮兵,
居然
出蛮语:
“下马休息!”
然而,
近四百蛮族骑兵全都笔直地坐在马背上,无一
下马。
除了胯下战马时不时地刨一下蹄子打个响鼻之外,四百骑兵,寂静一片。
有梁程负责练兵,有瞎子北负责做思想政治工作,这些蛮兵若是还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命令,那砸了这么多血本进去的郑凡真可以去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杜鹃的脸上流露出了些许尴尬之色,对郑凡低
道:
“郑大
,是小
子唐突了。”
郑凡洒然一笑,道:“没事,没事,
刚好,一旦下马,
就忍不住要犯困。最重要的是,既然是来抓
的,这气势上,可不能泄。”
“小
子受教了。”
杜鹃是个聪明的
,她知道什么时候称呼自己卑职什么时候称呼自己小
子。
“杜姑娘以前在北边待过?”
“是,前年才调到银
郡。”
“那咱们也算是有缘分。”
“是的,郑大
练兵有方,让小
子大开眼界。”
“无非是对着镇北军邯郸学步罢了,对了,杜姑娘,这书院好端端的,怎么里面会藏着
贼?”
“书院里经常会接待乾国的大儒来讲学,也会接待乾国来的游历者,有些
,确实是来做学问的,但有些
,其实是带着其他目的,而书院,就是他们活动和藏身的最好掩护之所。”
“哦。”郑凡了然了,和后世的大使馆有点像。
这里的事
,燕国的密谍司应该早就清楚了,只不过和萧大海那帮
包括废弛的堡寨体系差不多,先前朝廷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维持现状罢了。
现在萧大海那帮
已经被清洗了,所有废弛堡寨也都迎来了新任命的守备准备进行重启,这书院里的间谍据点,也到时候给拔掉了。
这时,山门那边传来了一阵喧嚣声。
郑凡看见那位先前进去送名单的密谍司兄弟走了下来,
血流,身上有撕扯的痕迹,在其身后,跟着一群群
激愤身穿着白衫的书院学生。
这帮学生,有的年纪大,有的年纪小,但此刻一个个都很激动的样子。
密谍司的小兄弟走在前面,不时有砖块石子儿从后面砸过来,砸中了他,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